第246章 虎方遣使接触唐国

商末三国志 小柱哥 2186 字 4个月前

“但是距离较远的虎方和过了大江的吴、越之地,那情形就有些天壤之别了。言语几乎没有任何相通的,只能连说带比划。另外就是一些风俗习惯……让人颇为难受。比如有些部落里,只许吃水煮鸡蛋,但我们这些人做饭的时候,有想吃荷包蛋的,还有想吃炒鸡蛋的,他们当地人就会群起而攻之。后来费了老大的劲才弄明白,他们认为鸡蛋生的时候被打破,里面会有妖魔跑出来。”

“至于说到商王的威势,大江以南基本上就没听说过商王的名号。那再提你,更不好使了。不过有一样,就是咱们大唐国的精盐和高度酒,那绝对是到了哪里都好使。只要尝过我们的精盐和高度酒的,即便言语不通,对我们也是双手欢迎。说到这,首领,我想起一件事来,想请示你一番。”申杉说的津津有味,姜林听的频频点头。可见这申杉确实在这一行里颇有自己的见解。

听到最后,见申杉更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作为领导,姜林自然是很开心的。姜林一向推崇的便是要发挥部下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但说无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莱夷、淮夷这两处挨着大海,他们那里其实也是产盐的。但是那海盐吧,你可能不知道,比故虞国之前产的盐还要难以下咽。但是呢,我们每次南行,所带的东西毕竟有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然后又要返回大唐国休整,整顿物资,再出发。如此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

“我是想说,我们能不能派几名懂得精盐技术的人去莱夷、淮夷那里,在当地直接建立盐厂,加工当地产的粗盐。这一入一出,就是不小的利润,而且还省却了路上耗费的时间。尤其是,精盐打的是咱们大唐国的旗号,如此还扩大了咱们大唐国在当地的影响。”

“另外,靠近大江的地方,那里的稻谷每年要收获两季,产出极其丰厚。我在想若是将那里的稻谷收起来,然后在当地加工制造高度酒,再就地贩卖,是不是也是可行的?”申杉显然已经对这些问题思考了许久。

“嘶……”姜林深吸了一口凉气,与申杉拉开一些距离,开始仔细端详起面前这位部属来。

“另外,卑下还有两处重大的发现……”申杉将自己的椅子往前拉了拉,朝姜林又凑近了些。

“什么发现?”姜林见申杉表情严肃,不像是开玩笑,赶紧也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莱夷那里,小的发现有一处储量极其丰富的……你说的那种金矿。而过了大江的吴、越之地那里,更是有一处储量极其丰富的铜矿。那里的人的冶炼技术比较落后,产量低下,目前开采的也不是很深入……总之,小的知道这金,是你非常看中的。而那铜,更是不用你说,我已经用了这么多年的铸币,小的自是知道这铜在咱们大唐国的地位。现在听说军方对这铜的需求也很大,安邑城以东的那座铜矿都有些供应不上。所以,小的才觉得在有必要在莱夷、淮夷这两个地方就地建盐厂、酒厂,以此为资本,就地换取那里的金、铜,运回大唐国来。”申杉终于道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来。

“你说的这两件事当真?”姜林听完申杉的话,确实吃了一惊。若是申杉说的准确的话,这两个地方一个应该是后世的山东省,中国黄金储量最大的省份,另一个,应当是后世的安徽省铜陵市,光看这名字就知道其含义……

“小的绝不敢欺骗首领。”申杉赶忙起身,朝姜林拱了拱手。

“我不是怀疑你的发现……若是按你所说,就地建盐厂、酒厂,我们毕竟属于外来人,怎么保证和当地人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呢?”姜林想起大航海时期,最早的那一拨殖民者发现新大陆之后,和当地土着人确实还能和睦相处。但等殖民地发展若干年,外来人和当地人在利益上起了冲突,渐渐地双方的矛盾便会变得不可调和,到最后就是兵戎相见,直至最终殖民地全部得以独立和解放。

“前期应该还好,但就怕那些当地人回过味来。所以建厂的同时,工厂的安保也需要同时建起来,军队换装退下来的那些武器,首领看看可否运到当地,用盐厂、酒厂的产出先换一批奴隶,将这些奴隶武装起来。将来若是想彻底地解决咱们和当地人的冲突,最好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咱们的军队能早点打过去,将那里归入大唐国治下。”申杉不假思索地朝姜林答道,可见对这些问题已经思考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