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李东生寻找买家

选址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

庆溪村背靠大山,村西头有一大片荒地,地势平坦,靠近水源,阳光充足,正适合种植药材。

赵小六拍着胸脯保证:“孙大夫,这块地是我们村最好的地了!保准你种啥啥活!”

接下来就是盖房子了。

六十年代的农村建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钢筋水泥,全靠人力和木头、土坯、石头。

赵小六找来村里的几个老把式,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

“地基得挖深点儿,不然一下雨房子就塌了。”老张头吧嗒着旱烟,指着地上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好,就用它做基石!”

“屋顶要用茅草还是瓦片?”老李头摸了摸下巴,“茅草便宜,但容易漏雨。瓦片贵,但结实。”

赵小六挠了挠头:“孙大夫是城里人,肯定住不惯茅草屋。就用瓦片吧!贵点儿就贵点儿,咱不能让人家笑话咱们村穷!”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房行动开始了。男人们负责挖地基、搬石头、垒土坯,女人们负责和泥、运瓦片、做饭。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

赵小六忙前忙后地采购材料,一看到他骑着自行车从镇上回来,村里的大婶大妈们就围上来。

“小六啊,你家这是要盖新房啦?这又是木头又是瓦片的,可得花不少钱吧?”

赵小六嘿嘿一笑:“不是我家盖房,是济世堂的孙大夫要搬到我们村来,这房子是给她住的。”

“孙大夫?哪个孙大夫?”

“就是济世堂那个治病救人的孙大夫啊!她要在我们村种药材!”

“种药材?那玩意儿能赚钱吗?”

“当然能赚钱!孙大夫说了,她要用一种新方法种药材,产量比以前高好几倍!到时候我们村的人都跟着她种,都能赚钱!”

众人一听,都兴奋起来。

这年头,谁不想多赚点钱?

“小六啊,你可得好好谢谢孙大夫,把这好事儿带到我们村来!”

“那是当然!我早就跟孙大夫说好了,以后我们村的人都要帮着她种药材!”

房子建好后,孙大夫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进了庆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