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刹问佛2

青铜秘藏 幸十三郎 1677 字 15天前

两人来到林外,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孟桐感觉好受多了。

行走在阡陌之上,孟桐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瞟瞟潇洒自如的楚辞。他的到来,使她宁静的生活发生变化。无论在古城还是G市,她是骄傲的公主,身边总有一群阿谀奉承、俯首帖耳,供她颐指气使的男人;自从见了楚辞,她身不由己的如同灰姑娘一般,放下尊严去追逐他,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就如一首老歌唱的那样——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当然,楚辞生得高大威猛,长得英俊潇洒,既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又有儒雅之士的风流,是男人中出类拔萃之人,可遇而不可求。然而,不至于自己如此委曲求全呵。她不明白,自己怎么了。直到在秦家看见那张和她相像的秦林的相片,她才觉得事情有些蹊巧;尤其是感觉背后总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楚辞几次把她错认成秦林,还说秦林身上的味道与她相同……她感到害怕,觉得秦林的灵魂附在了她的身上。或者,她的前身就是秦林。否则,这一切如何解释?也许,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他身边的这个男子,就是她一生的归宿?

想到此,孟桐释然了,明白了为什么山中的树,会去缠藤。

一直沉默的楚辞,突然问孟桐对文静的印象如何。

孟桐说就像他变脸一样,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是个难以捉摸的人。她反问楚辞,要她说出对文静的看法是什么意思。楚辞把他在侯家书房窗子上找到的青丝,与在万年戏台化妆室发现文静背上披风被挂破一事告诉了孟桐。孟桐这才明白他为何悄悄从文静背上掐断几缕青丝,并且藏了起来。她仔细想了想说,凶手如果是文静,有些不可思义。他为什么要杀死侯玉良,动机与目的何在?还有,他当时正在演出,难道他分身有术?

楚辞说他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孟桐从手袋里取出几张像片交给楚辞,说是她与摄像看片时特地剪辑下来的。

楚辞一看,都是他在侯家大院门前与侯市长、曹平交谈时被拍下的,他没有看出有何特别的地方。

孟桐叫他仔细再看。

楚辞一张张的细看,终于在围观的人群中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文静。这对楚辞来说太重要了,有了那几缕相同的青丝,和警方在勘察现场时文静出现在那儿,说明他与此案有关。起码证实他关心侯玉良被害一事,那就想办法搞清楚他关心的目的是什么。

小主,

“孟桐,谢谢你!”楚辞收起有文静在画面中的像片。

“用不着这么客气!哎,作为记者,如实报道这件案子就够了,我看你的所作所为比那位姓曹的探长还认真,已经超出了记者的职责范围!”

楚辞望着孟桐的眼睛:“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孟桐好奇地问楚辞:“能不能告诉我你的知其然和还要知其所以然?”

“等我理出个头绪,我会告诉你的!”

孟桐问他,昨天夜里是不是去了侯家大院。

楚辞把他在侯家书房的遭遇说了,只是隐去了他发现被盗文物一事。

孟桐吓得目瞪口呆,她说诉古城有个非常灵验的寺庙,要楚辞同她前去烧烧香,拜拜佛,再求和尚给他辟辟邪。楚辞见她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好拂她的好意,只有入乡随俗了,上了孟桐开来的越野车。

渔子溪的古刹文殊院,始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唯一躲过历代灭佛、兵燹的寺庙。寺内香烟缭绕,古柏参天,楼台亭阁森严,显示出佛家庄穆、肃然的气势。

大雄宝殿左右的柱子上,分别刻着“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楚辞早就熟知这副对联,就事论事而言,可以理解字面的意思,然而,对联中隐含的禅机,他始终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