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建国华夏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2336 字 15天前

想来如果是文武百官的建议,这妒妇也没法拒绝吧?

“皇后吗?”

段母虎果然没有想这么多,听说自己可以成为皇后,许多不快都抛到了脑后,立刻同意王庆称帝,准备在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天登基。

建国号为楚。

消息传出,文武百官自然开心,又有新的封赏了,他们纷纷拉帮结派,贿赂两位段国舅,想要更进一步。但是楚地百姓听闻全都苦不堪言,王庆当个楚王都要领地百姓贡献一遍,这要称帝不得再搜刮一番?

楚?我看是掘地三尺的“锄”吧!

..........

江南,杭州城。

方腊自从击败官军占领杭州已经半年,得益于晁盖在中原顶住了官军主力,方腊没有大队官军围剿,势力快速发展起来。

但方腊并不开心,许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逐渐显现。

首先是大量富商外逃,或南下广州,或西去江州,还有部分乘船出海前往了密州。

第二是市面上的粮食出现了短缺。鱼米之乡的苏杭竟然出现粮荒让方腊措手不及,原本繁华的杭州竟然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甚至连军粮都出现了短缺,更是让方腊有些心慌。

第三是摩尼教首领再次来找自己,推举他为摩尼教主。

方腊是汉人,当年加入摩尼教是因为穷困,被其公平、均富的口号所吸引。可现在自己马上要创建一番伟业,怎么可能担任番邦教派的教主,那不是自绝于汉民么?

况且摩尼教也不是真的公平、均富。

但要拒绝也很困难,因为现在圣国治下六州五十二县,占领各地的起义首领,大小军头,有许多是摩尼教徒。其中不乏厉天闰、司行方这样镇守一方的元帅。

“难办啊。”

方腊发现治理国家千头万绪,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他手下也缺乏人才协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丞相娄敏中原本是方有常家的账房先生,骤然成为一国丞相,他自己都没搞明白该怎么治国。

枢密使吕师囊倒是个仗义疏财的富户,但大家作战各行其是,也轮不到他来指手画脚。

兵部尚书王寅是石匠出身,一身好武艺,但对于军制并不精通,只是让大家用不同的头巾来代表不同的级别,却对现在各方军头霸占一方州县,各行其是没有丝毫办法!

方腊只是名义上的圣公,带领大家一起抗击宋庭的招牌。但要是想收缴他们的兵权,那些四方元帅、二十八将可不答应。

无奈之下,方腊只好把自己的叔父方垕、三弟方貌、儿子方天定、侄子方杰都放出去领兵,从而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但这样散乱的兵权结构,面对弱者自然可以一拥而上打顺风仗,可一碰到强敌就开始互相推诿扯皮保存实力了。江州之败便是因此。

方腊曾不止一次羡慕长江北岸梁山兵马的令行禁止,攻无不克。近期听闻晁盖在东京称帝,江北的南离大军进行了盛大的庆祝。

“晁盖远在千里之外都可以控制军兵,我却连眼前的这些军头都无法摆平,可恨!”

方腊在造反之初就计划过,要划江自守,苦练内功,成就大业。但这些大小军头明显已经成为了自己成就大业之路上的障碍,还有那摩尼教!

“你们不要逼我啊。”

方腊目光越发坚定起来。

.............

辽国,上京。

天祚帝对梁山充满了怨恨,之前强硬拒绝大臣联合梁山共抗金国的建议,转头就被呼延灼夺了河套包头城,当地的契丹部落更是溃不成军。

现在又得到消息,梁山正式建国华夏,更是让天祚帝暴怒。

“继承汉唐衣钵的华夏正统乃是我大辽!这些南朝之人连传国玉玺都没有,何敢自称华夏!”

天祚帝暴怒连连。

大臣们却听得胆战心惊,陛下你都想到的事儿,南朝会想不到吗?他们自称华夏,分明就是冲着正统来的,您手中的传国玉玺不是荣耀,而是招灾的灾星啊!

本来面对一个金国就够他们受的了,若是再来一个抢夺传国玉玺的华夏,他们大辽这是要完啊!

(抱歉,今晚只有一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