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想这个剧情,有个朝廷称呼的割据势力起兵,朝廷多次进攻却被以少胜多,而在朝廷的宣传里今天歼敌数万,明天俘虏匪首。】
【像,太像了,怪不得朱棣怎么找也找不到朱允炆。】
【原来朱允炆既没死在大火里,也没去当和尚。】
【其实他穿越了。】
【狗头保命。】
————
浙江
打扫卫生的佣人永远也忘不掉这天,从上午到晚上,她都在不停地收拾满地的碎茶杯,也忘不了某人那张臭臭的脸。
————
【文人对铁铉的造神在本人看来,是对铁铉本人极度的抹黑。】
【铁铉在南京城破,朱棣大军进城,建文帝已经被宣布死亡之后,仍然不肯投降朱棣,你可以说他愚忠,但你得承认他身上比某些文人更具文人风骨。】
【南明和满清都先后对他的事迹追认加封。】
【看,连满清都知道人家是忠臣。】
【说个很出名的冷笑话:明朝投降满清帮助满清一统天下的臣子被列入《贰臣传》,而为大明殉国以及对满清作战而死的臣子反而被满清认定为忠臣,加以祭祀。】
【乐,太可乐了。】
————
清 康熙年间
少年康熙现在有些头大,这谁做的啊?
这样做确实没问题,我大清总不能让臣子给叛徒学,当然要和忠臣学了。
可谁能想到后辈做的事坑了我这个老祖宗啊,现在吴三桂刚造反,这消息不知道能给他送多少人去……
投我大清入贰臣传,和投吴三桂可能也没多大区别了……
混蛋,坑祖宗啊!
————
清 乾隆年间
“阿嚏”,朕不能惹上风寒了吧?
贰臣传怎么了?他们本来就是贰臣,朕有说错吗?
再说了,他们能对朕怎么样?朕让他们入贰臣传,他们还得磕头谢恩。
————
大明 应天府
不管文臣武将都是停下争斗,心中开始默念。
“投降的千万不要有我家后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有,那就求求后辈你千万不要说出来啊,我还想多活几年!”
朱元璋看他们这副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就对你们后人这么没信心?
你们怎么教育家人的?忠君爱国不知道教吗?为国死战不知道教吗?拔刀自刎殉国不知道教吗?
瞧你们这副样子,恶心!
————
【民间常常借他来寄托忠义报国,也被反清势力用来反清复明。】
【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
【并且乾隆还重修铁公祠!】
【而铁铉的事迹虚构其中最多就是出自清朝乾隆时期。】
【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清朝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需要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
【你就看看乾隆让人编修的贰臣传,再到他亲自下令祭祀的人。】
【无不突出一点:臣子要忠于皇帝,忠臣不事二主!】
【时至今日,铁铉已经成了忠义不屈、不畏强敌、忠君报国这一精神的代表人物。】
【并且在某些记载里,铁铉还是济南城隍爷之一。】
【铁公祠也是一处很美丽的景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