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身着宽松的灰色僧袍,身披一袭绛红色的袈裟,上面绣着金纹,肩头搭着一条朴素的褐色披肩,胸前挂着一串佛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这身装束和打扮,老和尚的身份不言而喻。
张奕宸连忙回礼,“我是慕名而来,想一睹清莲寺的风采。如有叨扰,还请方丈见谅。”
“施主,言重了,” 慧光方丈摆了摆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既然你对清莲寺感兴趣,我便带你好好地转转。”
张奕宸想过自己的装束会引来清莲寺的僧人,只是没想到,直接招来了清莲寺的方丈。
张奕宸乖巧地跟在慧光方丈身侧,听他介绍有关清莲寺的事情。
“这是天王殿,殿中供的是弥勒菩萨、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还未进到大殿中,慧光方丈在殿外轻声介绍道。
诸佛之中,张奕宸认识得极其有限,弥勒佛便是其一。这还得益于弥勒佛极具辨识的形象——肥头大耳,张口大笑,身穿袈裟,盘腿而坐。
张奕宸一进殿便看到一脸笑意的弥勒佛,心情不自觉地好了几分。
此时给弥勒佛上香的香客不少,张奕宸也有样学样,请了三根香,虔诚膜拜。
道士来佛门圣地,奇怪但也可以理解,可道士拜佛就匪夷所思。张奕宸也不是有意为之,就是氛围到这,忘了自己如今的身份,才做出这种出格的举动。
慧光方丈也被张奕宸的行为弄得一愣,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继续带他游览清莲寺。
茅一尘在清莲寺中也是急得抓耳挠腮,此处香火旺盛,有佛祖庇佑,他的道术在此都尽数失效。他只得避开人群,一番苦寻,终是在一处偏僻之地,找到藏经阁。
茅一尘在藏经阁中好一阵翻找,在阁顶的书架上找到寺庙的设计图。
设计图上清楚地标注着供奉各种佛像的大殿、法堂、藏经阁、钟楼,甚至是每根石柱、护栏、桥梁的名字和位置。
茅一尘趴在设计图上,从入寺开始,自南向北,自左向右,仔细地查看每一座桥的名字。
清莲寺一共有六座桥,茅一尘闭目回忆,刚刚走过的石桥,不多不少,正好六座。每座桥的特征,材质,结构,他都和已经找到的六座星桥做了对比,判断那六座桥的建造年代要晚于川主建造的七星桥,无一是他要找的曲星桥。
茅一尘把设计图上所有建筑的布局记在心中后,将它归于原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藏经阁中藏书众多,一本本翻阅也不现实。时候也不早了,茅一尘正准备离开,结果不小心碰到书架,一册竹简掉了下来。
茅一尘抖开竹简一看,上面记载着海通修筑乐山大佛的事迹。
其中有一段故事引起了茅一尘的注意。
海通为了修建大佛到募化到许多银子,他做的又是镇压三江水怪,消除百姓苦难,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官民都十分的支持,一切顺利,进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