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草屿建设

晚上,许东在新盖的议事厅召集回到草屿的第一次骨干会议,谢三、吴东、李大牛,原护卫队的伍长金小龙、吴家雄,王显国等参加,还有从登州过来的朱培祥。

谢三先汇报:“公子,这一个月时间以来,登州往岛上送了两批400多人,现在岛上总人口接近600人,前期定的建设项目推进有力,防御体系基本建成,房子足够大家住的,粮食、生铁等物资也比较充足。但岛上空间有限,能用的空地不多了,估计最多只能容纳1500人左右。”

李大牛接着汇报:“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是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火铳制造,目前人手比较充足,一个月时间完成了40支;二是按公子叫的方法练油,经过几次尝试目前已经能熟练开展了,这一个月大概炼化了一吨的原油,得到了公子说的汽油约200斤,柴油600斤,剩下的都是很粘稠的油渣;三是加工蒸馏酒,一个月可以蒸馏60坛,每坛50斤,不过在岛上原料酒供应比较麻烦。”

金小龙最后汇报了护卫队情况,目前护卫队已经扩充到150人,分为火铳、步兵和骑兵三个队,每队50人,分别由金小龙、王显国和吴家雄带领。经过快一个月的训练,队员军事素质已经大幅提升。

许东听完汇报后,开始阐述对草屿岛事务的规划:

“草屿岛距离鞑子近,面积小,容不下太多人口。我对草屿岛的定位就是军事基地,作为以后进攻旅顺的跳板。以前我们只有一个落脚点,只能什么东西都放这里,现在有了登州的地盘,岛上一些功能就要调整。具体的事项我再说一说。”

“第一,我已经推荐谢三接任草屿岛百户,对岛上军政事务负总责。当然,岛上功能调整后,民政事务会比较少,以后草屿堡主要职能就是练兵备战。”

“第二,李大牛的武备组拆成三部分。负责蒸馏酒等民品生产的全部迁到登州三江湾大院,设备也带过去,到那边原料供应更方便。大牛也跟着过去,担任大院工坊处主事,以后主要负责制造民品赚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造火铳的分成两组,一组迁到登州千户所去,以便扩大生产;另一组留在草屿,再招收部分工匠和有文化基础的人,组建成立武备研究院,主要负责新式武器装备研发和生产,由大院那边过来的朱培祥负责。研究院不隶属百户所,由我直接领导。

朱培祥文化基础好,对技术革新的领悟更快一点,大牛是我们团队的老人,让你去负责赚钱的民品生产,我更放心。大牛,你没什么意见吧?”许东问道。

“没有,没有,我以前没学过文化,公子交代的一些技术问题都听不懂,头疼的要命,早就想换一个不用怎么动脑筋的岗位了。”李大牛连忙回答到。

“第三,海运组升格为海运处,负责船只的管理、操控和维修,还有海上运输和贸易,造船厂也归你们管,还是由吴东负责。海运处也直接由我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