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瓜分权利

长沙国王公投结束后,长沙各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投票选举街长,街长选举道长(小区),道长产生后,长沙国王把长沙划分成东南西北八个大区,因为国政院尚未运行,所以由长沙国王推荐四个候选人,由各道长投票选举产生区长,考虑到互不熟悉,所以由各候选人阐述自己的执政观点。

闹到六月底,八个区长终于产生,大明长沙国真正有了地方政权,只不过这些官吏都清一色来自长沙各中学,所以年纪都年轻到不可思议。

七月初一,国政院首相大选拉开序幕,因为投票代表太少,长沙国王允许各街道长参与投票。

在弹劾院(国王院)与律法院监督下,四名候选人一一登台阐述执政理念,朱慈灿凭借超高人气当选为长沙国第一任首相庄并重宣誓就职。

事实上,最先公投的是律法院,只不过律法的专业性让律法选举仅限于法学院师生。

当选律法院首席法官的是法学院教授吕中平,他在流落长沙府前便是县衙笔帖式,后来陕西叛乱,反贼见官就杀,所以他一个小吏随着难民流落长沙,好在长沙吉王府没限制读书年龄,所以当年已经二十有二的吕中平毅然选择读书,而且因为底子厚加聪明勤学,他一路跟随朱世子跳级班考入大学堂。

对于律法,其实吉王朱慈灶也不懂,所以在发现吕中平精通律法后,便让他成立法学院主持修订新法教授律法。

在毫无悬念当选律法院首席大法官后,他充分理解吉王忧虑,所以立马组建左右护法,左右护法一方代表正方一方代表反方,在开庭审案时,有正方审判法官必须要有反方辩护法官,除此之外,法官只有审判权没有判案权,因为想判案必须说服随机抽取的陪审团(吃瓜群众),陪审团如果觉得判错判轻或者判重了需要一一讲解,如果讲解无效必须重审或者移交高级法庭审理。

对于刑事案件,除了左右护法当庭辩论和说服陪审团外,还需要报请高院审批,特大案件,还需邀请国政院和国王院三司会审签字。

除此之外,为了监管各级法官公平公正廉洁自律,为了维护律法权威,律法院还成立了廉政司,廉政司接受弹劾司举报,接受国政院投诉,甚至于接受任何国民举报,廉政司还会定期巡查各地,审核法官收支。

总之一句话,执法者必先守法。

三司既然成立,接下来便是瓜分六部权利,刑部肯定归律法院,工部吏部肯定归国政院,至于兵部一分为二,边军归弹劾院,府兵归国政院,剩下的礼部和户部有待商榷。

按理户部肯定归国政院,但律法院主官刑部,刑部分为法堂和巡捕司,法庭管审,巡捕管抓,这和后世有些不同,其实这样更加高效,因为省去法警,也不会出现判决后难以执行情况。

户部主官全国户籍清查,如果国政院专门设置衙门则为多余,因为后世户籍都是巡捕(警察)管,所以朱慈灿建议户部由国政院与律法院同管,或者国政院派官吏去巡捕房专管户籍,这样可以减少财政支出提供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