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长沙国权利组成

“肯定没有,可国家不归他管啊?”

“什么,那谁管,不管事的皇帝还是皇帝吗?”

“也不是全不管,宪律又规定,大明国民有权利选择村(街)长,村长公选镇(区)长,这叫百姓完全自选,至县级往上,由国事院,弹劾院,律法院各自推荐代表,由镇长投票公选,这叫上荐下投制。

至国政院(中央)首相人选也由上荐下投,皇帝会签署授权协议,等于新首相是代替皇帝管理这个国家,得到授权后,新首相便开始组建内阁运行管理权。”

“有必要吗?这和大明内阁没什么不同,”

“完全不同,大明首辅虽然也是皇帝委托,但却处处受皇权牵掣,新首相权利大的多,首先,他有权自主组建内阁,其次,国政院有财政权,官员任免权,军权(府兵),外交权,等于,以前当官好坏都赖皇帝头上,以后,皇帝不背这个锅了。”

“那皇帝还剩下什么权利?”

“目前不清楚,据以前报纸零星介绍,皇帝代表的是大多数人权益,国政院只要不违背大多数百姓权益,皇帝无权干涉,民选皇帝有弹劾权,有边军指挥权,因为吉王看中教育,国政院很可能把原礼部职责分给皇帝,具体看他们接下来的国政院大选。”

“那新大明岂不是有两支军队,他们会不会相互攻击?”

“凭朱慈灶睿智,他应该早考虑到弊端,国政院掌握的是府兵,用于地方维稳,皇帝掌控边军,用于戍边,理论上,两支军队不可能起冲突,”

同一时间,长沙布政使衙门也济济一堂,长沙三级衙门官员都拿着报纸好奇的询问堵知州。

堵胤锡道:“大明若真的实行宪律是最完美的政治制度,皇帝无权干涉国政,国事完全由国政院说了算,管理不好倒台换人,管理的好可以再管五年,没有皇帝擎掣,国政院大有可为,可惜,我等被排除在外进不得大门…”

“确实可惜,这朱慈灶是完全排除儒教自立门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