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养不熟的白眼狼

第14章

要过年了,长沙府下了最大的一场雪,橘子洲被深达两尺的白雪覆盖了。

中午放学钟声敲响后,沉寂的校园突然喧闹起来,两万多学子欢快的冲入这漫天大雪中嬉闹玩耍。

义学堂早已突破两万学子,而且每天加入的学子越来越多,原先预备初中的三十栋教学楼被占了大半。

朱慈灶蹙眉站在教师宿舍的窗台看着打雪仗的孩子们,是的,他在忧虑粮食供应,现在,流民早已经突破二十万,粮食不够吃了,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这一年多时间,吉王府秉持老少皆收政策不间断的救济流民,可越救济流民越多,流民越多,粮食越紧张。

吉王府已经发卖了三分之一上好水田,王府各工坊日夜不停的开工生产换取粮食,可随着湖广粮价上涨到五两每石的高价,朱慈灶已经无计可施了。

崇祯四年,为了以工代赈这二十多万流民,吉王府世子下令把橘子洲堤坝再加高一丈,把长沙府内街道用水泥硬化,城墙外用水泥硬化一条环线,加高一丈城墙,要不是碍于生产不出钢筋,世子还准备横跨湘江修一座橘子洲大桥联通长沙城南北。

世子下令在城南兴办大铁厂,竹器厂,木工厂,陶器厂,琉璃厂,纺纱厂,织布厂,服装厂,印书厂,皮革厂,鞋帽厂,农具厂,香肥皂厂等劳动密集产业。

在城西下游有造纸厂,水力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养牛养马场,打鱼场,女性用品厂,卫生纸厂无数。

在牛头洲,兴建教学楼,音乐馆,礼堂,印刷雕版楼,教师宿舍楼,美术馆,保育楼(保育五岁以下体弱幼孤),操练广场等等建筑几乎占满牛头洲。

水陆洲各作坊迁移出去后还留有钢铁冶炼研究所,纺织研究所,服装设计所,枪炮研究所,机械研究所,水动力研究所,琉璃研究所,洗漱用品研究所等无数科研单位(目前只能是识几个字的各行工匠慢慢研究)

在长沙府上游,有数个采石场,烧砖场,烧石灰场,烧水泥厂,烧玻璃厂,火枪火炮火药改良生产基地(采石场遗留山洞内),长沙府十一县有数处矿山等等。

可以说,能想到办法都想了,能干的都干了,可是哪怕把工坊产出用极低价格交易粮食,穷尽江南粮食也难供应无穷无尽奔赴而至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