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十,柴哲威一大早起来,穿好衣裳,打开门一看,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院子里,小树的枝丫上也是挂满了冰溜子,房顶上,更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天空中还有一些零散的雪花飘落。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冷风灌了进来,柴哲威连忙紧了紧身上的圆领袍服,虽然加了丝绵,但是还是感觉一股冷风直透骨髓,柴哲威不由的抱紧了自己的手臂。
这时就见到马贞从门外走了进来,只见他也是一身圆领袍服,不过最外面还披了一件大皮裘披风,披风领子则不知是用什么动物做的毛领。
马贞见到柴哲威抱着手臂,走过来拍了拍披风上的雪花,看着在那冷的有些发抖的柴哲威。
“大郎,你怎么不穿披风啊,这么冷。”
柴哲威双手搓了搓,然后对着手哈了一口气,缓缓退进了屋子。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下雪了,快先进来,我找件披风穿上。”
说着柴哲威直接回到了屋子,打开衣柜将里面一件胡裘披风拿了出来,一边说着罪过,一边披在了身上。
两人来到饭堂用完朝食,然后就向着国子学和太学方向走去,在路上和马贞分开后,柴哲威来到国子学。
来到教室,此时大多数同窗都已经到了,今日是今年上课的最后一天,也是岁试的一天。
所谓岁试,就是是指国子学每年年底进行的考试,考试形式和旬试差不多,但考试内容比旬试复杂得多,尤其是口试。
口试需就一年所习之业进行测试,就经义内容进行解读,旬试只考三条,而岁试则是要考十条,十条之内通过八条为上等,六条为中等,五条为下等。
除了口试就是帖经,帖经主要考查儒经或道经的内容,对于柴哲威他们而言,就是考察《左传》的内容。
开始方式就是掩其两端,中开一行,“裁纸为帖”,每帖空三字,由考生据上文或下文填写,不同时期,根据所出的题目不同,判定通过帖经的标准也不同。
有时十通四过关,有时十通五过关,还有的时候至少要十通六才过关。
其实类似于柴哲威前世语文考试中常见的古诗文填空。
凡是在岁试中三次为下等、学习时间超过九年仍不能通二经的学生必须强制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