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蔗糖工坊的变化(求收藏,求追读)

贞观好外甥 严不懂 1190 字 8天前

还有就是,这样一来,就能让那些继续护卫柴家的人能够放心的完成自己的职责,不用害怕死后家人活不下去。

这时,从这群工人中走出来一个身材消瘦,头发花白的老者,这老者看着老,实际上也就四十多岁。

只见这老者走出人群,直接跪下来磕头激动的说道:“拜见公子,老朽在此多谢公子活命之恩啊。”

柴哲威见此连忙走过来想要将他扶起来,结果还没走近,就见到刚才还站在一旁的那群工人也都全部跪下来拜道:“多谢公子活命之恩。”

要知道这些工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前去服兵役或者徭役没有回来的,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剩下的大多都是一些没有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低下的人,所以在这里的工人也大多都是一些头发花白的老者或者一些妇人。

他们的情况就是,家中虽然有地,但是自己却是没办法全都给种完,如果家中没有小孩的还好,能够得上自己吃,但是大多数家庭都有小孩,有的还有好几个,这样一来,想要养活整个家,大多数的家庭做出的选择就是把孩子给卖到大家族中做家奴。

小主,

就像是之前第一个跪谢柴哲威的老者,他家里就是这种情况,他本来就一个儿子,老伴也去世的早,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了一个儿媳妇,儿媳妇也算争气,愣是给他添了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不过在生最后一个孙女的时候也难产而亡。

还好自己儿子也算争气,和自己两人将家里的地种的也是井井有条,不过在大唐,每个家庭除了种地还有就是要服兵役或者徭役,自己儿子看着家里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咬牙就报名参加了兵役,想要混出个人样。

结果可想而知,这次一去回来的确是一坛子骨灰,老者接过骨灰坛,感觉天都要塌了下来,浑浑噩噩的将自己儿子安葬,老者看着自己的四个孙子孙女,想到自己家的存粮也只能满足今年过去,那明年即使收获后,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老者一咬牙,就准备带着两个孙女去长安,准备给她们找一个好人家,结果里长张德明就找到他,给他说了蔗糖工坊和别业学堂的事,听到这消息老者当时就抱着几个孩子痛哭了起来。

如今老者在蔗糖工坊做工,几个孩子大的就在学堂,小的也有人专门照顾,而且还能包吃,自己每个月的工钱还能余下来给几个孩子添几件新衣裳。

知道在这里召集他们的正是给了他如今生活的柴家公子,他再也忍不住,出来跪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