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鲁点点头然后将柴哲威送到小院外,喊了一声公子慢走后就看着柴哲威缓缓消失在夜色当中。
回到小院,想到今日孔颖达送的两卷书,看着时间尚早,就让仆役去将书房蜡烛点燃,然后走进书房先将孔颖达给的他亲自注释的这一个月讲的课程打开,准备温习一下应对明日的旬试。
得益于前身良好的基础,柴哲威看着这孔颖达注释的书卷还是很轻松的,将书卷整个看了一遍之后,大体能有了一些印象,柴哲威这才拿出孔颖达送给自己的孙子兵法。
打开书卷一看,原来是曹孟德注释过的,不过柴哲威自己书房也有曹孟德注释过的孙子兵法,对于孔颖达送的这本倒是不甚在意。
继续往下翻,突然柴哲威发现,在曹孟德注释后还有一些注释,柴哲威这才惊讶起来,想要看看是谁居然能在曹孟德注释的孙子兵法后面写注释,不过想来也不是什么能人。
能人都是直接注释原本的,怎么会在其他人的注释后面再加注释呢,不过当柴哲威看到注释人之名时,就直接推翻了前面的想法,原来这是南朝名将陈庆之的注释,没想到孔家还收藏的有陈庆之注释的曹孟德注释版孙子兵法。
这还真是,柴哲威也不知道怎么说了,这陈庆之倒是不拘小节,从开篇就直接夸赞曹孟德注释的孙子兵法,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
而且这些见解中还夹杂着他自己遇到的一些战斗和战斗方法,可谓是详细至极,柴哲威如获至宝,找来一张空白的纸张,开始从头抄录起来,准备给自己父亲和马贞也每人一份。
直到深夜,柴哲威也就抄录了不到四分之一,想到明日还要去国子学上学,也就没再继续抄录,准备等到后面有空再继续抄录。
躺到床上,柴哲威陷入了沉思,没想到孔颖达居然送他们如此大礼,也不知道尉迟宝林有没有打开仔细看,看来明日还是提醒一下他,就这样想着想着柴哲威就陷入了睡眠之中。
翌日清晨,柴哲威照例和马贞一起出发,在太学门口分开然后来到国子学,上午和往常一样由孔颖达讲《左传》,下午则是开始旬试。
如今的旬试主要还是“试策”和“释义”,“试策”就是考官说文章中的某一句话,学子接上下一句,“释义”则是释经讲义,由考官给出一段话,让学子讲解自己理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