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负责他们这《春秋左氏传》的博士孔颖达,孔颖达出身孔家,作为孔子后人,自小学习儒家经意。
少年时跟从刘焯学习。隋炀帝大业初年,被授予河内郡博士,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征召其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今年年初晋升为国子博士。
虽说出生儒家,但是孔颍达身上却不是一个腐儒,如今年过五旬,却是专精于教学和做为古文做疏。
如今他正在为《春秋左氏传》做疏,所以他也就正好教导修《春秋左氏传》这一科的学子。
站在台上的孔颍达挥挥手说道:“坐下吧。”
然后看到了柴哲威和尉迟宝林,微笑着道:“你们回来了,这个月我讲的部分放学后来找我,我将这部分交给你们。”
柴哲威和尉迟宝林连忙站起来行礼道:“谢博士。”
孔颍达没再多说,示意他俩坐下后就开始讲课。
先是回顾了昨日所讲,然后开始讲今天的课,今天讲的是重耳回国篇,从晋惠公去世一直讲到重耳归国成为晋文公。
可以从孔颍达口中听到重耳的志向,姜氏不愿重耳放弃志向而放弃夫妻之间的生活然后送走重耳的大义,还有重耳归国上遇到的磨难和诱惑。
只能说不愧是一代大家,孔颍达的授课水准可以说是两辈子加上讲的最好的古文老师。
这就是一个国子学博士的文化底蕴,就连尉迟宝林和程处默两人也是仔细的在听课,不过他们最后能记得多少,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就这样孔颍达讲了一上午,下午则是一个助教来讲经学,可以明显听出来他和孔颍达的差距。
等到下午放学,柴哲威和尉迟宝林两人一起走到孔颍达的屋子,见到两人到来,孔颍达微笑着道:“还没恭贺你俩能获封爵位呢,祝贺二位。”
柴哲威和尉迟宝林听到连忙回礼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