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如何让步

明天再启 言无忌YWJ 1954 字 8天前

李清平温柔的抚摸着夫君的发髻,她从一开始就掌控所有账本,知道他有多艰辛。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轻轻咳嗽。

校哥儿抬头一看,小皇后俏生生的立在面前,一脸坏笑

李清平脸色一红,方要挣脱夫君的拥抱,曹芳卿却已抱了上来,三人拥作一团。

“陛下不必忧虑,凡事,有我们夫妻同心”

“皇后你说,这些大臣还有谁可信”

“还有徐光启和袁可立”

“咦,你又如何得知的”

“这两位,一个要钱要得最多,一个要得最勤,陛下却从不过问。”

他们是帮朕猥琐发育的,此时不适合卷入任何纷争。要改变大明,前方的道路,还不知有多远。

-----------------

蒙古使者来了,正是那个精壮的首领。怒气汹汹,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于是孙承宗放心了,依照这些人的秉性,能动手绝不哔哔,越是哔哔,说明越是心虚。

“孙大人,你们必须马上撤军,将巴彦淖尔还给我们,赔偿我们的损失!”

林丹汗这次带了三万骑兵,加上以“护卫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神圣口号,招来各部联军大约也是三万,加上鄂尔多斯诸部,兵力十万左右。这十万是个虚数,大明历来对草原粮铁进行严格管控,曾经横行天下的蒙古铁骑,而今只有骑,没了铁,很多部落甚至用回了骨箭。所以这十万,装备齐全的精锐,大概不到一半。

当然,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后援,毕竟是个牧民,都会骑马开弓。林丹汗号称坐拥“四十万控弦之士”,指的大概是能号召的草原牧民总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承宗这里,明军有五万,大约有一半堪称精锐。蔡复一那里有三万,几乎全是精锐,真打起来,搞不好是一场灭国之战。

关键是,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的打法,不是蒙人的擅长,他们擅长的是捉迷藏。

来使脸皮很皮厚,于是更厚的袁崇焕出场了

“误会啊!博硕克涂济农说,他坐拥良田,却不会耕种,所以我大明来帮他种地了”

“既是耕种,为何还有军队”

“没有军队,万一有人粗鲁了怎么办?”

“你.......”

孙承宗不愿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伸手阻住了双方

“我这有一封信,烦请来使交给林丹汗,里面有我大明的条件,他看了会好好想一想。”

“条件”

“我大明不愿见草原困苦贫乏,愿如同那镇沙城,在后套广设榷场”

其实,这也是林丹汉来的另一主因。晋商八家,其实后金的生意不大,主要走私还在草原。萨尔浒明军兵败了,他们才有贸易辽东的设想。所以,钱还没挣两年,就被校哥儿抄家了,百年积累,都为国做了贡献。因这八家,边关一紧锁,九边军队人马一换,草原马上就要面临物质匮乏了。毕竟是小冰河时代,不缺黑白灾。

“其二,既然我大明来后套耕种,也愿与林丹汗分享产出,每年赠送粮食十万石。”

这可够林丹汗多养活几万人了。

其实这也是另一种“市赏”。万历年间,为安抚草原,两边的官方常有马市贸易和额外的市赏,两笔钱加起来少的几万两,大的十几二十万。别看钱不少,和几百万的军费比起来,省多了。

“这粮食,大明将直接交予林丹汗”

这话说得使者一颤。他太知道大汗的德性了,薅各部族羊毛从来不遗余力。那些投奔大汗的牧民们个个欣喜不已,但能当部族首领的,哪个是傻子?敢怒不敢言罢了。

垂头丧气,使者央央而回。

“督师如何想出此等妙计?”

袁崇焕佩服不已,孙老师一向是个方正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