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战前动员

明天再启 言无忌YWJ 1805 字 16天前

收到厂卫警报后的第四天,皇帝终于等到了四川各级官方奏报。有些很搞笑,说什么“人马延绵数里,尘烟铺天盖地”、“尸横遍野,嘉陵江水三日染红”之类的,尽是夸张形容词,却没有半点有用数据。所以,只能招他一通骂。

唯有一封奏报他看了又看。这人,很有水平。那就是朱燮元的奏报。

“有厂卫通报,援军将发,成都无忧也。奢贼强悍,然兵多而不精,又无得力器械,急切无法破城。所谓叛军势大,连横合纵,更是表面假象。众土司各怀心思,虽皆为世代姻亲,却也是世代仇雠,常有领地市赏之争,难以齐心协力。如奢崇明女弟,水西安家女主奢社辉,与崇明子奢寅就因争地而大打出手。况且当年奢家争立头人,各有推选,我大明皆不允,只推奢崇明登位。故而,奢贼并无过人威望,能叫一干土司头人臣服。”

“臣所忧虑者,日后之战局也。是日后战局,亦是西南百年之局。若叛乱延绵,西南百年糜烂,一如成祖至宣宗年间之交趾,叫我深陷泥潭,疲惫不堪。故此战之难,不在战场,难在于施政方略,难在于人心向背也”

“臣知陛下意在改土归流,但今日时机未至,只得徐徐图之。臣有分化一策:陛下可多册封些小土司头人,招为兵马,叫他攻略瓜分那些世家领地,一如推恩令,可以化整为零......”

这方法,非常能行!校哥儿不知大明后来是如何平定西南的,大概用的就是这招吧。

这和他的想法有点异曲同工。朱燮元想用金字塔中部的人,把那些顶层拉下马。校哥儿想的却是一步到位,叫底层直接掀翻上层。欧洲人已经地理大发现、科技大爆炸了,他不想大明还有地方停留在奴隶社会。

朕的意思,看来孙传庭没与你好好传达。不怪你俩,怪这西南观场太过复杂,有做事的,有赚钱的,有被贬的,有镀金的,上下如何推心置腹呢?还加上各省之间抢夺资源,相互栽赃挖坑,不乱才怪。

朱燮元的方法,大乱没有,但西南还会小乱不断,变成小土司之间的争打,一直打到民国年间。怎么办,以他判断,陛下若不颁旨说明,没有改土归流之心,眼下就无法安抚人心,这场仗,就会打个不停。

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朱燮元谋虑甚远,老臣附议!”

“陛下当明旨告示,不会改土归流”

看来,就时代眼界而言,朱燮元算是顶级的了。

无奈,校哥儿只能顺路占点便宜了

“孙尚书啊!西南之乱,还是先前吏检不够细致,吏部的人,要好好考核考核了”

“老臣遵旨”

得,孙尚书一脸严谨,心中暗乐,吏部又有了由头继续洗牌,洗成陛下的一手好牌。

“陕西急报!陛下旨意未至,兵部侍郎兼九边巡视大臣梅之焕,已先请回乡丁忧”

丁忧是大事,关乎官员个人名节,当然皇帝可以不允,叫“夺情”,尤其是这种大事当前。

但梅老师已经回乡了,叫人再回来有点不厚道。

“去岁大行皇帝殡天,朕守孝止二十七日,盖因国事家事难两全也。朕意,是否今后大臣丁忧,亦可缩短时间,改为三个月如何?”

严谨的孝道,父母过世后,士人们要辞职回乡,在墓园旁结庐居住,且要饮食清淡,不得歌舞作乐,还不能OOXX,整整二十七个月,个个一手老茧,实在很不人道。

“兹事体大,待老臣们商议商议吧”

管理礼部的朱阁老,只能这样回答。明知这对所有人有益,可谁要直接答应皇帝了,会被士人戳脊梁骨的,正人君子,就是这样虚伪。

眼下还有个大问题,主帅是谁,既要懂军事,又要有郑智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