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蒙尘的厚礼

明天再启 言无忌YWJ 1663 字 8天前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泰西人,准确的说是小弗朗机人(葡萄牙人)就出现在镜濠,也就是后世的澳门。

明人对海权、租界什么的,根本没有概念。给相关官吏一点小钱钱,泰西船就得到在镜濠停靠修整的许可,慢慢这里成为泰西人的小定居点。

紧跟着传教士就来了。但,没人听他们说教。于是他们自称僧人(明人叫他们番僧),试图借佛教的皮,来施加影响,依然无效。

什么宗教故事、神话传说、生前死后,都是明人几千年玩剩下的。

他们没有灰心,甚至在镜濠修建了圣宝禄传教学院,培训新来的传教士汉语和汉家礼仪,努力扎下根来。当然,圣宝禄也收明人学生,比如徐光启就在此进修过。

通过圣宝禄学院,首任天主教“大中华区CEO”利玛窦,发现了大明社会的秘密。这里的人,可简单分为两个阶层,穿长衫的,穿短衫的。穿短衫的人一无所有,终日在地上刨土。没有人关注他们想什么,要什么,说什么。

穿长衫的人拥有一切,身份、地位、财富、话语权。搞定他们,搞定大明。

啥都不缺的阶层,并不好搞定,利玛窦还是发现了关窍。为何长衫者拥有一切?核心就是知识垄断。所以,开门的钥匙,就是知识。

于是利玛窦回CALL总部,钱多人不傻,学霸速来。

很多高知传教士纷沓而至,开始了东西方知识的火花碰撞,慢慢的也就打开了局面,北京、山东、杭州、南京、山西,由于有长衫者的捐助支持与保护,各地开出了教堂。

以知识为钥匙,打开传教之门,这就是着名的“利玛窦规矩”。

高光出现在二十年前,利玛窦见了校哥儿的祖父,献上地图、书籍、礼物。只是因与臣子闹翻,万历无心朝政,忧伤躺平。

然而,利玛窦之后,接任的龙华民主教却是古板之人,他出身贵族世家,颇有雄心壮志,不愿萧规曹随。利玛窦认为传教还只是开荒的阶段,连播种都算不上,龙华民却准备收获了,他准备将通俗易懂的“上帝”音译改回去,并颁布命令,禁止教徒祭拜祖先、禁止娶妾……,一番操作下来,把自个儿弄得天怒人怨,然后就发生了着名的南京教案。

文风兴盛的南直隶,怎能容许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行?于是传统士人冲击教堂,争斗之下,出了人命,传教士被赶出南京,全国禁教。当时主持此事的南京礼部尚书,正是当今内阁大学士沈?,此刻板着脸站在校哥儿身前。

而他的对面,则是工部尚书徐光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有意思了。

校哥儿出神了一会儿,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这个年代的欧洲人,并不比大明人高大,更不比大明人干净文明。

所以,真的是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吗?

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了,一位穿着儒袍、身材魁梧、高鼻深目的美髯公,正用字正腔圆的大明官话做开场白,传达教皇保罗五世对大明皇帝的问候。

这问候货真价实、金光闪闪,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祝词之后的礼单部分。

罗马教廷及泰西各国珍品藏书七千卷、来自巴达维亚、马喇加等地的数百名工匠,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种子、种兽,甚至还有两艘盖伦船和各种甲胄枪炮……

七千卷!校哥儿看过单子了。除了各种教义,天文、地理、机械、物理、数学、生物,都有,心脏都快乐炸了。为征服大明士人,这些书前年刚运到大明。

至于别的,泰西人为何如此大方?肯定不是校哥儿提前给徐尚书透露了胃口,开出了清单。那清单上许多内容,泰西人而今还在满地球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