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皇帝的“迷糊教训之旅”

在清朝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大清的脸上,可大清皇帝愣是没从这惨败里吸取到真正的教训,这事儿啊,就像看一场让人着急又无奈的闹剧。

一、“挨打”前的迷之自信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大清皇帝和一帮大臣们,那可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他们觉得大清还是那个威震四方的“天朝上国”,四周的国家都是来朝拜的“小老弟”。对于西方列强的崛起,他们就像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装作看不见。

当外国的坚船利炮已经在海上耀武扬威的时候,大清还守着那一套陈旧的军事制度和装备。大臣们讨论军事时,还在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仿佛靠着祖宗留下的那点老本,就能永远天下无敌。皇帝呢,也觉得自己的江山稳如泰山,每天该吃吃,该玩玩,压根没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二、惨败:被打得晕头转向

结果,英法联军一打来,大清的防线就像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英法联军的军舰在沿海横冲直撞,清军的炮台根本就打不到人家,反而被人家一顿猛轰。陆地上的清军也是节节败退,那些拿着冷兵器的士兵,面对英法联军的火枪火炮,毫无还手之力。

咸丰皇帝这下慌了神,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皇宫里走来走去。他没想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大清军队,竟然这么不堪一击。可他这时候想的不是怎么反思,怎么改进,而是赶紧带着老婆孩子往热河跑,美其名曰“北狩”,说白了就是逃跑。

三、战后:“好了伤疤忘了疼”

等战争结束,签订了一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按道理大清皇帝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被打成这样,该怎么改变才能避免下次再挨打吧?可咸丰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就像失忆了一样,很快就把这场惨败抛到了脑后。

咸丰皇帝回到北京后,还是照常过着奢侈的生活,修建圆明园,举办各种宴会,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对于改革军事、发展科技这些事儿,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大臣们呢,也是各怀鬼胎,忙着争权夺利,谁也不愿意去提那些让人头疼的改革。

就算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搞洋务运动,可也是阻力重重。那些守旧的大臣们跳出来反对,说什么“用夷变夏”,违背祖宗之道。皇帝呢,也在犹豫不定,一会儿支持一下洋务派,一会儿又被守旧派给说服了。这就好比一个病人,明明知道自己病得很重,可就是不愿意吃药治疗,还幻想着自己能突然好起来。

四、思想的“枷锁”太沉重

其实,大清皇帝无法吸取教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传统的思想“枷锁”给困住了。他们一直觉得大清的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怎么能去学习那些“蛮夷”的东西呢?这种顽固的思想,就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大清和进步之间。

皇帝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君权神授”,要维护祖宗的基业,不能有任何改变。所以,哪怕是面对惨败,他也不敢轻易打破传统,去尝试新的东西。他害怕一旦改变,就会失去自己的统治地位,失去祖宗传下来的荣耀。

再加上朝廷里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改革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那些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拼命反对改革。他们在皇帝耳边说尽了改革的坏话,让皇帝更加犹豫不决。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对大清来说本应是一次痛定思痛、改头换面的好机会。可大清皇帝却被各种因素束缚住了手脚,无法吸取真正的教训。这也导致大清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灭亡的深渊,实在是让人惋惜又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