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乾隆下江南:是风雅巡游还是“败家”闹剧?

乾隆皇帝这六下江南的事儿,在历史上那是相当有“存在感”。别的皇帝南巡,可能就是简单视察工作,可乾隆这一去,动静大得就像在平静湖面扔了颗炸弹,还落下个“败家”的名声,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一起来唠唠。

一、“盛世”出游,排场大到离谱

乾隆每次下江南,那阵仗,简直就是一场移动的“豪华盛宴”。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呼后拥,人数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光是随行的官员、太监、宫女、侍卫,就有好几千号人,再加上各种后勤保障人员,这规模,说是一个小型城市在移动都不为过。

出行的装备更是奢华到让人咋舌。乾隆坐的船,那叫一个气派,装饰得金碧辉煌,比现在的豪华游轮还夸张。船里的设施一应俱全,书房、卧室、客厅,样样精致,就差没把皇宫整个搬上去了。沿途还要修建各种豪华的行宫,供乾隆休息和居住。这些行宫的修建,那可都是花了大价钱的,金银珠宝、奇珍异宝往里堆,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摆进去。

二、游玩为主,正事没干多少

乾隆下江南,说是考察民情、治理水利,可实际上,游玩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每到一处,他就被当地的美景和美食吸引住了,走不动道。什么江南的园林、水乡,他都要挨个逛个遍,还时不时诗兴大发,留下一堆“到此一游”的诗作。

他对江南的美食也是情有独钟,什么叫花鸡、松鼠鳜鱼、蟹黄汤包,统统都要尝个遍。而且,他吃饭那叫一个讲究,每顿饭都要几十道菜,还必须是顶级的食材和烹饪手艺。一顿饭下来,花费的银子够普通老百姓吃好几年了。

相比之下,真正用来考察民情、治理水利的时间和精力就少得可怜。虽然也会去看看堤坝、河道,但也就是走马观花,走个过场。下面的官员为了讨好他,也都把精力放在了怎么让他玩得开心上,而不是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三、官员借机捞钱,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这一下江南,可把各地的官员们忙坏了。他们为了讨好皇帝,那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这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打着为皇帝接驾的旗号,向老百姓征收各种名目的赋税,什么“迎驾税”“行宫修建税”,五花八门,把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

官员们还趁机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他们在修建行宫、准备接驾仪式的过程中,虚报账目,把大量的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本来就生活困苦的老百姓,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对乾隆的南巡是怨声载道。

四、对比康熙南巡:差距一目了然

同样是南巡,康熙就和乾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康熙南巡,那可是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事。他多次亲临黄河、淮河等水利工程现场,实地考察,制定治理方案。他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减免赋税,解决民生问题。

康熙南巡的时候,注重节俭,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干扰。他的随行人员也相对较少,没有搞那些奢华的排场。老百姓对康熙的南巡是拍手称赞,觉得皇帝是在关心他们的生活。

乾隆六次下江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是劳民伤财,对国家和百姓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和康熙的南巡一对比,他被骂“败家”,那也是一点都不冤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