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将缘故一说,苦笑道:“短短几个月,家母病逝,贱妾疯癫,女儿女婿生死未卜。三五年之后,焉知我冯家还有没有人在?”
陈大人听了,纳罕道:“居然有这样怪事!京中有个铁口神算石半仙,凭着祖上传下来的宅局葬经为人看宅相地,神算百出,何不请来看看?”
冯天魁如得了救命稻草,连忙央告陈大人周全此事。陈大人满口答应,即日差人回京,务必将石半仙接过来。
御用贡品尚未筹办停当,石半仙就赶来了。这石半仙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照例在冯府走了一圈。看完点头道:“吉宅,是个难得的纳财进宝地。”
冯天魁一听,急忙道:“老神仙,这宅子聚财是端的了得,只是人口不宁,它纵能聚得天下钱财,我也无福消受啊!”
“宅院并无不妥之处,我们去外面看看吧!”石半仙捻须道。
冯天魁连忙带路,一行人找了个登高望远之处。放眼望去,独峰入云,水环玉带。
冯府新宅正在明山秀水之间,怎么看都是风水宝地。石半仙细细查看,忽然脸色大变,骇然道:
“原来是判官聚财阴阳宅,我只在宅经上看到过,没想到世上竟然真有这种风水!”
这话正对上玉翠提到的判官,冯天魁知道石半仙找到了关键所在,连忙追问怎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仔细看,那座山峰像什么?”石半仙先不说怎么回事,只让他们看西南的山峰。冯天魁仔细一看,不禁脸色大变,惊诧不已道:“帽子!地府判官的帽子!”
那座山峰上窄下丰,高出两峰相对耸立,锥子一般。平时并不注意,但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和戏文里地府判官戴的帽子极为相似。
石半仙点头,道:“这座山峰酷似判官帽,山形又避阳取阴。冯府宅院刚好在其笼罩之下,就相当是森罗殿前判官收冥钱的地方,这在风水上叫做判官聚财。你在阴宅冥府上建宅院,这就成了聚财阴阳宅,是个能得天下富贵的地方。所以你们冯记商号才会财源滚滚,势不可挡。但凡事有得有失,你活人住阴宅,纵然敛尽天下之财,可惜无福消受啊!”
“先生真乃神人,请救救我们一家老少!”冯天魁心服口服,连连央告。
石半仙道:“这个不难,另择一处宅院,舍弃这里不住,也就是了。”
冯天魁哪里舍得这天大富贵,不禁面色赧然:“请活神仙周全个法子,怎么能两全才好。”
陈大人也在一旁附和:“人生在世,名利当先,岂有愿意拱手相让这天大富贵的?石神仙你好歹想个法子,帮人帮到底。”
石半仙为难道:“办法倒也有一个,只是终究是逆天而为,怕是不妥。”冯天魁听了大喜,立刻许诺黄金百两相酬。石半仙想了想,掐指一算,道:
“三天之后是冥府点检鬼卒的日子,你速准备五千瓷人,须得神态各异,烧制上姓名八字。我替你点穴深葬,这就顶得上你冯家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人了。记住,一定得是瓷人,木人腐烂,铁人锈渍,惟有瓷人才能长存。”
冯天魁如得了救命符一般,连连点头。
陈大人担忧道:“进贡的瓷器还没烧制出来,这五千瓷人既要神态各异,又要烧制上姓名八字,工程浩大。只有三天时间,来得及吗?”
冯天魁笑道:“这个却不难,我一定如期赶制出来。”原来冯天魁除了日常供货的瓷器烧制厂,私下还另有一队工艺高超的工匠。
三天很快过去,陈大人早早来到冯府,冯天魁准备的瓷人尚有一部分没有运到。石半仙准备好黄纸、朱砂、罗盘等器具,单等着五千瓷人到齐。不一会儿,最后十盒罗列整齐的瓷人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