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有些“痴痴呆呆”的应素白今次反应的并不慢,拊掌赞道:“好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妙极!”
徐元杰则是喃喃道:“此词……此词……终吾一生亦难为亦。”
哦呵,受打击了吧,不好好说话了都,再怎么拽文嚼字也没啥鬼用!
刘几怔怔的看了冯过一眼,轻轻一笑,微微摇头。
资南嘉和董小宛微微一笑,很倾城。
方兰芝瞥冯过一眼,愁上眉头。
冯过——我不想的,是清照师姐非得逼我装那啥。
这阙词……诶,终究是错负了老辛。不过心理负担倒是不太有了,毕竟这个时空的辛弃疾并不在词坛搞风搞雨。许多事啊,物是人非。
汴京风流,词人辈出,但鲜有佳作名篇问世,苦“词迷”久矣。
正月十六,一阙上元词如生了双翼般飞速传遍汴京。
五代词人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则有绮宴公子,乡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拍按香檀。”
这段话大致说的就是词最初的演唱方式,在文人士大夫的筵席上,歌妓将填好的歌词付之管弦,轻歌曼舞。
大多数定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文人看来,听词既是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欣赏。
晏殊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