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马游街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01 字 19天前

开封府尹牵着马,笑眯眯的说:“状元公,请上马。”

冯过道:“谢过大人。”

吸了口气,他翻身上马,动作娴熟。陈亮与黄裳也自上马。其他进士可没这待遇,唯步行其后。

冯过一马当先,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牌子都写“肃静”、“回避”。

状元从金銮殿到长安左门,必须经过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才到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

长安右门位于大明门内西北角。长安左、右门建于永乐十八年。二门是皇城通往中央官署衙门的总门,门前竖立一座巨大石碑,上面刻有八个大字:“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并有禁军站岗。平日百官上朝面奏皇上都要从长安左、右门进入,但无论官居几品,爵位多高,都要下马下轿,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到皇宫大殿上朝。

当状元从金銮殿门口出来后,要经过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直到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

长安左门被称为“龙门”,长安右门称为“虎门”。凡考取进士的人,都要在金銮殿上传呼姓名,然后把姓名写入“黄榜”,捧出午门,在鼓乐御杖导引下,经承天门穿过“T”形广场,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起的“龙棚”内。由“状元”率领新进士看榜,随即由开封府尹给状元插花、披红绸,新状元骑上御赐的高头大马,走过天街,以显示皇恩浩荡。由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便如“鲤鱼跳龙”,马上成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新权贵。因此,长安左门被称作“龙门”。

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两侧掖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人等,一律只能走掖门。

玉丝鞭袅散天香,十里栏干簇艳妆。但念君恩思报称,懒骑骄马过平康。

一路策马缓缓前行,围观者遍布大街小巷,人们摩肩接踵,观者如堵,锦鞯绣毂,追逐争先,甚至有登屋顶而从上往下鸟瞰者。平头老百姓人人钦羡,欢呼声震动京城。

冯过只觉胸口激荡直欲长啸,这便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人生高光时刻莫过于此。

他又想起一事,就这尊崇无比的壮观景象,不免就有失意者以酸葡萄的心理发出置疑声,有洛阳人尹洙,因为好古文和精通兵法,平时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尤喜与人争论,他就持一种异议,说“状元及第,比大将军拥兵千万,收复幽燕,驱逐强敌于沙漠中,凯旋归来,献捷于太庙,还要更加殊荣光耀千百倍”。呵,酸葡萄心理哪。

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左门,黄榜已张贴其上,观榜者不计其数。

冯过骑在马上视线较好,见沈致信、贾小春、资南嘉、董小宛十几人正翘首以盼,见到他时,小金莲蹦跳着冲他挥手打着招呼。

贾小春向冯一几人说了些什么,几个护卫队员迅速挤了过来,先是恭喜一番,冯一笑嘻嘻的说:“老大让我们过来护着你,可别被捉走了,资小姐可在那边看着呢。”

“榜下捉婿”呀,冯过心念刚动,身后的进士队伍便传来一阵哄闹声,回首看去,有几伙“凶神恶煞”的家仆正瞅准目标下手哩。幸是有冯一几人挡着,否则他这个新科状元也难逃此“劫”。

再看看资南嘉,正一脸娇羞地望了过来,他不由得心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