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志在千里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76 字 19天前

“福建泉州?”冯过微微蹙眉:“怎么想着去那边?”

甘诚躺在河滩上,望着天空,说:“我有位堂舅在泉州混的风生水起,想过去和他学点东西。”

冯过知道甘诚的母亲是南昌府人,姓汪,也是当地望族,有不少族人在外行商,随口一问:“哦,你堂舅叫什么名字?具体做什么的?”

“叫汪大渊,做什么的不太清楚。”甘诚想了想,说:“前几年见过他一回……上次你见过的那海船木雕就是他送的。”

“都不知道他做什么,你就敢去找他?”冯过提醒好友别犯愣。

“那有什么?我那堂舅十九岁就敢出海……”一时嘴快露馅了,甘诚虽不怕小七会乱说,声音却是弱了下来:“我都十七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有什么不敢的。”

出海啊……前文说过,国朝虽然实施海禁之策,但却是禁而不止,偷偷远洋出海的不在少数。毕竟,远航一趟,只要运气不太差没遇上台风、暗流什么的,来回几个月赚个万八千银子的不算多。

见冯过没有揪住“出海”不放,甘诚嚯地坐直身子:“我听母亲说,我那堂舅,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母钟爱,望其长大成才,故取《论语》中‘焕章’为字,少年时期以‘少负奇气,为司马迁之游’为座右铭,十六岁就去了泉州……听说他读了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后,对这两部记载国外风物人情的地理着作尤为痴迷。并且说,两位前辈因为有官职在身,不能亲自游历,却能在任期内通过采访汇集,编着这样的大作,我置身事外,了无牵挂,何不亲自去踏访海外诸国,着就一部亲历亲闻的着作呢?再说司马迁、玄奘这些人,主要是在陆地上游历,还没有人踏浪浮海去周游世界,那不如就让我开始……”

咦,冯过忽然想起这汪大渊是谁了,在那个时空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呀,难道就是这个时空甘诚的堂舅?

“南昌城南掌故多,将军渡口波连波嘿;象湖源上风光好哟嗬,施家尧去划龙舟来嘿;王老丞相来迎接哟嗬,相府千金坐花楼罗嘿。汪家垄住航海客哟嗬,飘洋过海到夷洲罗嘿!”这是南昌排工们的号子歌《南昌城南掌故多》,唱的便是汪大渊。

话说这“焕章”二字确受欢迎,有清代书法家唐焕章、清八极宗师黄焕章、晚清书画家任焕章、清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末民初思想家陈焕章、西北军阀冯玉祥(字焕章)……还有航海家汪大渊(字焕章)。

汪大渊所着《岛夷志》,涉及亚、非、澳各洲的国家与地区达二百二十多个,详细记载了他们的风土人情、物产、贸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料。《四库全书总目》说:“诸史(指二十四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汪大渊两下西洋,游踪的广远,着述的精深,直到清代中叶以前,还是名列前茅的。

此汪即彼汪?汪汪……

冯过又快醉了,讲真,这一次次的刷新固有的认知,饶是他这KK(“挂客”)也有些吃不消,更何况……呃,还有位不知从哪来的合金挂客常某某。

“小七,你曾说过五大洲四大洋,说这个世界是圆的,出海一直航行能返回原处。万里之外有个叫美洲的地方,那里遍地都是黄金。还有个叫非洲的地方,人的皮肤都是黑色的,有大片大片的沙漠和草原,数以千种的动物自由奔跑翱翔,更有数不清的黄金宝石和翡翠玛瑙……”甘诚近乎呢喃的自言自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听到这金句,某一瞬冯过都怀疑甘诚也被魂穿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甘诚志在千里……”甘诚猛地一挥手:“不,甘坦之志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