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道:“先生需要我做什么?”
诸葛亮道:“要你依法治理襄阳,只要豪门权贵犯了法与普通百姓同罪、”
包拯道:“先生英明,说一句不敢说的话,假如你老丈人犯了法可怎么办?”
诸葛亮心想这人太刚正了,觉得自己都够刚正的了,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更刚正的。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时也会酌情处理,看来这个包拯算是对了,看来一定要约束自己老丈人一家,否则这就是个麻烦。
在正常的历史轨迹中自己也有酌情处理的时候,比如法正飞扬跋扈,许多人都要告法正,自己因为知道法正受刘备器重,对于整个势力来说又是不可或缺,所以就说了一番为法正辩解的话,但是包拯却不会。
这种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既然遇到自己这样会用人,懂得使用长处的人来说,这样没什么。
诸葛亮郑重的对包拯道“你尽管放心,荆州地面无论何人犯法,你就依法行事,就行。”
包拯道:“多谢先生,那我这个襄阳郡守一定会给你当好。”
诸葛亮点点头,他知道有包拯治理襄阳,以后襄阳郡四大家族都要老实了,而且襄阳四大家族盘根错节,往深了说自己也算这四大家族之中的,但是自己为了荆州,必须对这些世家采取打压的态势,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诸葛亮知道自己出手有些不方便,用包拯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也是他在那么多的金色奖励中选择包拯的原因,但现在就怕老丈人和自己姐夫们犯事,自己还是提醒一番,但一旦真的犯法自己也不去救。
诸葛亮明白这个道理为政者最重要就是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令行禁止,否则说出去的话毫无约束力。
这时有人进来禀报道:“外面有一个叫做刘巴的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