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金色奖励三国志

这里有着名的人物传记,还能知道许多人最终结局,虽然有很多变量,但大多方向不便,这样就更知道有哪些人物可以信任,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全盘掌握了。

诸葛亮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个写三国志这个着书的作者会把自己写成什么样子,毕竟自己也得罪人,史笔如刀,他会怎样记录我的所作所为呢。这个书运用好了就能预知未来把握先机,究竟是这个重要还是足以支撑三万军队十几年粮草更重要呢。

诸葛亮仔细盘算现在粮草也足够我支撑一年的,只要答应赤壁之战,捉住曹操就害怕没有粮草,想到这里,他道:“我要选择三国志”

一时间有大量的人物传记涌入诸葛亮脑海中,提到曹操的时候叫一声曹公,那也罢了,曹操能力和功绩在哪里摆着呢,虽然抹不掉屠城恶行,但尊称一声曹公还是可以的,一个司马懿也配称宣王,不过这也难为写史书的了,作为战败的一方,还算写的不错。

这里就是遇到司马懿的部分,包括最后射死张合的那一次战斗,明明当时的主帅司马懿,就跟只打败了张合一样,将来若我真的统一天下,我倒要请这个陈寿给我修一篇传记。

诸葛亮从模拟器中走来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选择了这个三国志果然有用,上面记载了一个邓艾的人物,就是这个人最终灭了我的蜀国,此时邓艾也已经出生,古代成就霸业的人都懂得自己培养人才,现在邓艾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自己要在曹操攻打新野之前,将邓艾挖到自己手中,若是能重点培养邓艾,作为自己一方后备人才,那就可以了。

诸葛亮开始算邓艾今年应该多大了,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邓艾是建安二年197年生人,现在也就十岁左右,邓家是新野的一个大族,后来曹操占领新野后,将人口迁走的,导致家庭困难起来。

这迁徙人口其实争夺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人才。

诸葛亮现在知道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以什么名义去征召邓艾,说服邓艾为自己效力呢。自己权力不小,实际掌控三万军队,整个江夏百姓都爱戴自己,更有猛将甘宁。但实际官位并不高,只能算是公子刘琦的军师,但刘琦又不能成为荆州之主,这邓艾如何能跟从自己,这确实是个难题。

但自己想要成就大事,就要不放过每个人才,虽然模拟器中也有可能出一些人才,但是也很难遇到。曹操、孙权、刘备都成为一方诸侯了,都放过每一个人才自己也要这样,否则根本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不得不说司马懿也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比如这个邓艾就是从屯田民里脱颖而出的,人生转折就发生在去洛阳给司马懿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