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他,按照正史记载,吴应箕直到崇祯十五年,已经49岁时,才以乡试副榜贡入京······恐怕吴应箕会被这该死的科举考试给活活气死吧。”朱信望着手中写着吴应箕任命的册籍无奈笑道。
有一些人,明明很有才气,也非常具有才华,可偏偏就无法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却取得应该属于他的荣耀和地位。
古往今来,无论是科举,亦或是后世的各种考试,吴应箕的遭遇,恐怕都不在少数。
朱信心中更是叹气笑道:“穿越之前,我其实明明很有才华,学习也很好,可因为偏偏无法过得了英语考试这关,这让我的人生从此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唉,这位吴应箕老兄,我实在是很同情你,要不然你就像冯梦龙一样,写写小说也好。”
“吴应箕,一等钱谷师爷,负责钱谷事宜,月俸五十两。”
“陈贞慧,二等奏章师爷,负责奏章等文书事宜,月俸四十两。”
“冯梦龙,一等刑名师爷,负责刑名事宜,月俸五十两。”
“冯梦桂、冯梦熊,幕府书吏,负责文书、六房等事宜,月俸四十两。”
“顾杲,负责州学学堂,月俸四十两,等将来再推荐担任训导什么的,也算是名正言顺。”
朱信笑笑,合上了册籍。
人才的事情,算是正式忙完了。
可接下来,关于城市建设的问题,这才让朱信最为头疼。3
现在团山堡,和一众几十座墩堡,被直接划成了一个州级辖区。
这样一来,原来的首堡所在团山堡,就开始显得非常拥挤了。
一个新的城市建设项目,也开始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