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理论,一切技艺,一切思想,一切人物,乃至一切资源,只是为了服务他朱信的理想而服务。
说起来,这顾宪成也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明代思想家,是东林党领袖,出生于江苏无锡,在万历八年,也即1580年高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顾宪成为官清正,因为经常上疏针砭时弊,不愿与昏庸贪腐之辈同流合污,以致于时常被贬。
从他的经历当中,也能从中窥见顾宪成的执着。
明万历十五年,也即1587年,顾宪成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
万历二十一年,也即1593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第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
万历三十二年,也即1604年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时称东林八君子,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
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到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廷封顾宪成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没有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
万历四十年,也即1612年,顾宪成于家中去世。其着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等。
直至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在天启朝堂,魏忠贤及其党羽,可谓是专擅朝政,朝堂内外,众多官员因为迫于魏忠贤的淫威,对于阉党的所作所为敢怒而不敢言。
可是,朝堂之上总有人不畏强权,并且还公开坦言与魏忠贤这等小人势不两立。
这群人当中,带头者正是东林党,而东林党的精神领袖,也正是顾宪成。
“希望诸位,也能像东林先生一样,刚直不阿,务必要为国为民,好好贡献所学。”朱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