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鞑子首战先败

果不其然,仅仅只过去了片刻,鞑子重骑兵的阵形就被打乱了。

接连战死了六十多名骑兵之后,鞑子显得有些慌了。

“快,分兵包抄!躲开明军的火炮!”

鞑子的重骑兵迅速重整旗鼓,采用分兵包抄的方式,准备从左右两边冲击明军。

可问题是,明军早已经排列成了空心方阵。

刘波亲率领十门战车火炮部署于阵中间,随时可以转动装载在战车上的佛郎机炮,将炮口对准四面的敌人。

空心方阵的四面,则各部署了五十名燧发枪步兵,每一面又都各自部署了两排各二十五名燧发枪步兵,步兵们枪刺一致对外,四面防御,让鞑子骑兵根本无从下手。

二十多名鞑子的重骑兵,准备从东面发起进攻。

鞑子的重骑兵们,先拿出弓箭,然后远远地搭起箭矢,接着立即拍马上前,准备使用最惯常的骑射战术——先贴近,再发射,然后反复环绕。

其精髓就是,鞑子直接策马以高速奔袭的状态之下,抵近敌人,然后快速连续射击三个近距离目标。

鞑子的骑手,驾驭着高速奔跑的战马,必须在几秒之内完成取箭、认弦、瞄准、射击。鞑子的骑手正面射击,是基本就是直接瞄准步兵的脸部,以非常近的距离,连续射出三箭,专门欺负步兵。这考验的是骑手的马术、弓射速度、以及瞬间瞄准能力。

对于鞑子这种骑射战术,明军称其为“一马三箭”或者是“五步射面”,其实也是明军骑兵日常的训练科目之一。

只不过相比较于鞑子的骑兵,明军武备废弛,再也难以出现像后金这种大规模的骑兵兵团。而鞑子军队,则以骑兵为主,战斗的时候常常进行突袭,快速冲击明军阵地,冲乱明军阵脚,从而获胜。鞑子的骑兵行动迅速,行踪飘忽,明军在这方面可没少吃亏。

而且恐怖的是,鞑子的骑兵往往会以几十上百名骑兵为小团队,反复环绕目标敌人,执行“一马三箭”战术。

如此反复之下,鞑子总能轻易取胜。

这也是为何鞑子的重骑兵们为何会和硕讬看法一致,认为明军不堪一击的缘由。

可今天鞑子的重骑兵们,却遭遇了硬茬。

“鞑子来了!准备!佛郎机炮和燧发枪,发射!”

随着刘波的一声令下,等那二十多名鞑子重骑兵才刚一进入明军火力射程范围之内,明军东面的防守力量就迅速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