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不如造”,现在团山堡对于铁器、火药需求旺盛,与其买买买,倒不如搞几座矿出来,自己采矿、自己造铁器和火药。
“看来,得想办法弄几座矿办起来!”朱信喃喃自语,随后就返回了城内。
这时候,贾三早已经在正厅等着朱信。
收编北方航线的事情,他已经办妥了。
在以袁崇焕的武力作为后盾之下,不听话就直接炮轰,片板不得下水,加上暗部从中配合,以及各种买买买,原来属于温家的商帮和牙行,全都投向了朱信这一边。
“大人,您可总算回来了!事情我可总算办妥了,现在整个辽东的海运,都得看您老人家的眼色行事了。”贾三笑呵呵地向朱信抱拳恭贺道。
“什么叫看我眼色,威慑商帮的,是袁督师的军队,打击那些货船的,也是依靠袁督师的水师。我们充其量,就是替袁督师掌管而已!”朱信摆摆手,温家的倒台,还不得是借助袁崇焕的力量,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顺利。
“那也是,不过咱们除了能替袁督师带来每年几十上百万两的收入之外,其实咱们自己也能小赚不少。”
贾三算盘打得精明,虽然他只是一个操盘人的角色,可替督师衙门干活,也总不能白干。
所以他通过大规模租赁其他牙行船只,然后包装成了团山堡经济发展局船行,并投入到辽东的官、商海运贸易当中,直接垄断了海运船只的使用。
当然,这赚来的银子,他只占小头,大头当然是他幕后的大老板朱信。
“你看着办就行,袁督师是为了养兵,我们团山堡当然也要养兵!”朱信笑笑,只要能赚银子,管他三七二十一,大不了袁崇焕赚大头,团山堡赚小头便是。
“对了,老贾,我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快点派人以经济发展局的名义,私下给我在我地盘上买几座现成的铁矿、煤矿和硝矿回来······官办的就算了,咱们没这个能力,也动不了其他人的既得利益。我要制作兵器铠甲,少不了将来要拥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朱信交待道。
“是,这简单!工业?体系?”贾三对从朱信嘴里冒出的这几个新颖词汇很是好奇。
···
在朱信一边忙着建立灌溉系统、一边在扩大军械所规模的同时,地里的番薯和土豆,也迎来的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