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朱信重伤在身,要忌口,他也就只能看着大伙儿喝酒吃肉,自己只能喝着汤药,看着大伙儿乐呵。
这一连数日,闻讯而来的各墩堡主、百户、总旗,纷纷前来道贺,或是套交情的,或是来巴结他的,几乎都快把朱信官厅的门槛都踩烂了。
对于这些应酬,朱信都让王则去应付着,自己这个新任的千户,只管搞钱、扩军、打仗就行了,内政就交给王则的经济发展局负责。
在朱信看来,与其忙着这些破事儿,还不如抓紧募兵,毕竟这是一次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扩军机会。
他的团山营,终于可以扩充到他的第一个小目标——一千人。
军械所也同步忙碌了起来,加班加点,按照朱信的订单,要生产更多的燧发枪和佛郎机炮出来。
在朱信的重新规划之下,朱信要将团山营打造为完全以火器为主的部队,无论是火炮还是燧发枪,都要充分装备到位。
“我只相信火力为王,鞑子再能蹦跶,骑兵再强,可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之下,最终也只能低头载歌载舞。”
在小校场,朱信向一批又一批征募来的新兵训话,灌输起他的“火力”思想。
他又继续扩充他的炮兵部队,通过自行仿造再加上采购,团山营已经足足拥有了七十门各类型的火炮,当然这花销可不小,王则心痛得要死。
贾三这边也有所突破,现在朱信管辖的是足足一屯十九堡十五墩之地,这里头的各种物产,什么林木、人参、山货、渔获,甚至是富裕的火器,都被朱信交给了贾三的贾家牙行负责承办。
贾三不孚众望,很快就建立起了供销渠道,并迅速为朱信带来了滚滚财源。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朱信的伤口稍微好些,就接到了从巡抚衙门送来的公文——催促他前往宁远城拜见新来的袁督师。
原来,袁崇焕已经到达了山海关,准备前往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