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凡点点头,继续说道:“袁督师刚愎自用,这是他性格使然,这从他的经历当中就能窥探一二。袁督师乃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正月,擢为兵部职方主事,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由此可见,这袁督师,向来就是刚愎自用的性格呀!”
朱善凡说到这,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对于袁崇焕的早年经历,在场众人大多知之甚少。
人家当官是享受,这袁崇焕当官,却是拉着别人大谈边疆守军之道。
袁崇焕是文官,可偏偏要去参悟为将之道。
如果故事里的人物不叫袁崇焕,反而改为“赵括”,难道不会有一种纸上谈兵故事历史重演的错觉吗?
这也就算了,天启二年,宁远告急,朝廷当中还在商量着如何应对,身为兵部职方主事的袁崇焕,居然一声不吭,招呼不打,一个人悄咪咪跑边关视察去了。
等回来后,就和自己的上司大言不惭道:给我钱粮装备,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兵部职方司全称“兵部职方清吏司”,是明清两代兵部衙门的一个办事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国防部里负责军事情报分析的主管部门,长官是兵部郎中,下设从五品员外郎和六品主事,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军事态势作出判断,拟定军事计划,进行军事统筹安排。
身为执掌军事情报分析事务的主管袁崇焕,在上司和家人都不知道得情况之下,居然自己跑了出去。这事情,袁崇焕似乎对自己充满迷之自信。
另一个,朱善凡就没再列举例子,那就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情,也足以证明袁崇焕的刚愎自用究竟是有多么的过分。
当然,袁崇焕的确是有真本事的,而且最终的定论也很清晰——他是英雄,虽然褒贬不一,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也是公正的,他就是一位在晚明悲歌当中的一位悲剧英雄人物!
不过,这些故事在在场众人看来,从朱善凡嘴里说出来的话,更像是一种街边巷闻、花边小故事。
王则更是冷嘲笑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些都是你胡诌的吧?”
梁黍也连连摇头道:“朱兄弟,听你说的这些事迹语气,更像是史书记载,不过我更觉得这像是乡野演义,把这袁督师呀,变成了演义之说。”
小主,
朱善凡无奈笑笑,心想自己这都是《明史》里头记载的事迹,自己也算是按照系统里头的记叙的袁督师事迹,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当然,真正撰写《明史》的时间,也已经到明朝灭亡之后的清顺治二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