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鞑子斥候

朱善凡还还记得一个经典案例,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西路军在萨尔浒山上见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队以待。正当后金军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大战刚开始,雨雪忽止,瞬间天降大雾弥漫山谷,明军视线不清,在咫尺之外更是难分敌我。

这时候的明军装备了鸟铳,并点燃松枝当火炬照明,也方便点燃手中鸟铳。不过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后金军面前,后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射击,因此箭无虚发、每发必中,射杀了不少明军。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手中鸟铳,但因在明处而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到敌人,自己反而吃了大亏。

再加上黑色火药畏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萨尔浒之战正好在雨后初晴,这时湿度最大,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明军的鸟铳无法发挥威力,后金军反倒是愈战愈勇、步步逼近,很快就突入明军大营,一举夺取萨尔浒山营寨。萨尔浒之战当中,这鸟铳的缺陷直接暴露无遗。

更何况鸟铳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从准备到射击,就有十道工序之多。而且使用鸟铳在临战之前,士兵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影响射击。加之鸟铳射击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150米左右的目标。如此种种,实在是太多缺点。

所以朱善凡准备直接跨过鸟铳,把火器升级到燧发枪阶段。反正所有科技图纸、制作方法、以及战法战术,系统里头是应有尽有。

“这鸟铳,前些年我们也帮牵马岭的官军修过,有些经验。至于制作一款全新的火器,也不是不行,可以试试。”面对朱善凡的质疑,白老头满脸自信,他们的手艺,可真不是吹的。

“那这十多把鸟铳,就全交给你们了。火器是对付鞑子最有效的利器,有了这些火器,我们打鞑子的时候才能更趁手。晚些时候我把图纸取来给你,制作这些火器和维修鸟铳的费用,你老人家仔细算好,到时找我堡子里的吏目老王要就好了。”朱善凡咧嘴笑笑,对此十分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为了救下白家庄这些人,自己可是折损了不少人马,可却得到了一群宝贵的工匠,也算值得。

这些人,将来还干什么开垦耕田的活儿?都是一群大宝贝,以后只要专心替他制作武器就行了。

就在这时候,南门城楼忽然传来了一阵铁制云版的“铛铛铛”连续响声,朱善凡一听,便知是紧急军情,于是和白老头告辞,带着人就赶紧往南城门楼子赶去。

这云版,本是寺庙里面聚集众僧的警报器,形式原则上为云形,上部有悬挂用的洞乳,中央偏下有撞座,分为两面式与片面式。明军将其用于边塞报警之用,配合墩台,辅以铜锣、狼烟,形成了一套实用的军事警报系统。

随着云版连串的“铛铛铛”响声,一众当值的士卒赶紧爬上南门城楼,附近外出的百姓也匆匆往团山堡子里赶,南北大门紧闭,城防启动。等朱善凡披甲上到城楼,副百户刘波,已经带着几名小旗官在城头上了。

“凡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