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天的阳光刚笼罩团山堡,这一大早,那帮南逃百姓的首领昨天那位白家老头,在两名中年乡民的搀扶之下,就来拜见朱善凡了。
为了拯救这帮南逃百姓,朱善凡折损了二十多名弟兄,这些百姓们深受感动,于是就凑了几两银子,想要感谢官军。
这些百姓携家带口,抛弃家产,一南逃,身上也实在没有多少银子。但是大家也见到了堡子里这帮卫所军户的贫苦生活,昨夜一下子就有二十多个家庭挂起丧幡,哭泣哀嚎响彻整晚,让这些被官军从鞑子手中救出的南逃百姓们倍感不忍。
于是他们东凑西凑,总算筹措出了五两银子。
“大人,我等乡民实在感谢官爷们出手相救,昨日和鞑子一战,大人折损了二十多名手下弟兄。大家在堡子里都瞧见了,这些阵亡的弟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许多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实在可怜!我和乡民们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起凑齐了五两银子,想请大人转交给这些弟兄的家人,也算聊表我们感恩之意。”
白老头说罢,颤颤巍巍跪倒在地上,然后双手奉上一个粗布包袱,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十多小块碎银子。
朱善凡一见,顿时大吃一惊。
他赶紧上前搀扶起白老头,劝慰道:“老人家,你这折煞我等,我们官军,自然是要保家卫国、护卫百姓,鞑子入寇,欺我民众,我们怎能坐视不理?这些牺牲的弟兄,是为国捐躯,他们的遗属,自有朝廷安置,更有我们团山堡照料,岂能让百姓替他们掏银子?”
朱善凡说罢,卷起白老头手上的包袱,把那些银子小心包好,硬是塞回到老人家手里。
朱善凡知道,按照系统的记录,大明崇祯元年的物价,这五两银子足可以够普通一户寻常百姓家,一年到头吃喝拉撒而绰绰有余,更何况是这边远地区,银子的价值只会更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帮被鞑子搜刮一空,还被夺去田地财产的南逃百姓,能凑集出5两银子,已经实属不易。
“不不不,大人,这这······老朽实在过意不去!总得让我们干些什么,好回报团山堡的大恩大德才是!”白老头见状实在过意不去,更是深受感动。
这边团山堡的明军,完全和其他明军不同。这要换了其他明军,别说营救,搞不好来一出杀良冒功,就着实让百姓惧怕。
这时候朱善凡安慰笑道:“老人家,这些弟兄们是为国捐躯,不求回报,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世袭卫所,累世军户,当兵吃粮,为的就能在敌人侵略之时,能保家卫国,御敌于国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