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刘应星自责地说道:
“陛下,是臣的疏忽,臣立刻改进。臣一心想着加快生产进度,却忽略了零件的精度问题,臣真是罪该万死。这火铳的零件加工需要更先进的工艺和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才能保证其质量。我们之前使用的工具精度有限,导致零件在组装后存在一些细微的偏差,这些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导致卡壳的现象。”
朱锐拍了拍刘应星的肩膀:
“知错能改就好,尽快解决问题。我们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及时解决。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偶尔会碰到一些障碍物,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刘应星和工匠们加班加点地对零件进行改进,他们采用了新的加工工艺,使用了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
他们对每一个零件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经过改进后,火铳卡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三千支左轮火铳终于全部生产完成,并且亲军部队也完成了相关的训练。
朱锐决定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大明的军威。
……
阅兵仪式当天,虽然已经接近二月,但天气依然寒冷。
寒风凛冽,如刀子般刮在人们的脸上。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
亲军士兵们身着整齐的盔甲,那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们手持崭新的左轮火铳,精神抖擞地站在阅兵场上。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一群即将出征的勇士。
朱锐站在阅兵台上,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那威严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他看着下面威武的士兵,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大声宣布:
“阅兵仪式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入场的是步兵方阵。
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那步伐整齐划一。
他们的脚步声如同鼓点般响亮,回荡在整个阅兵场上。
他们手持火铳,枪身笔直,如同一排排钢铁长城。
当他们走过阅兵台时,他们齐声高呼: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那声音如雷贯耳,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接着,骑兵方阵入场。
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那马的鬃毛随风飘扬。
他们手持火铳,在马背上英姿飒爽。
他们的速度飞快,如同一道闪电划过阅兵场。
他们在阅兵台前表演了马上射击的技巧,那精准的射击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