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三章

临走前,吕俊提出附带的一个想法:“如果阁下想要修通苏伊士运河,华夏可以给予帮助。”

拿破仑一下就被这番话激起他当年的想法,远征埃及时,他就想着修通苏伊士运河,这样就可以节省数万里海路前往远东,只是学者计算的地中海比红海的海平面要低,如果挖掘运河,就要修建闸口,所以他就放弃了。

但是如今国力强盛,蒸汽机又十分强力,似乎可以再试试。

于是,在吕俊离开法国之后,拿破仑再一次派遣一支队伍前往苏伊士运河遗址考察。

船队穿过非洲好望角返回东南亚,随着本土彻底放弃荷兰东印度公司,并且将这一片整个卖给华夏,

数万名员工和近万名雇佣兵如今已经只有不到两万人,主要就是这些年华夏的崛起让荷兰无法在远东获得收益,以往的骚扰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都只能躲起来。

复兴十六年一月二十,船队抵达广州,同行的还有荷兰东印度总督区的几千名海员,他们随同法国使者和海军要带走一批舰船和货物。

这些并不经常来东方的法国使团真的是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穿过麻六甲海峡进入南海,一派繁荣的景象,一路上不断路过的铁甲蒸汽船,按照他们的推测,这里估计有上千艘船只。

尽管有些船会去西方贸易,但是绕过好望角前往欧洲,对于小船队太过艰难,大规模船队也没有那个必要,现在华夏大规模开发南洋,无数商品互相流通,各地矿产被陆续发现,一片片耕地开辟,财富被疯狂创造出来。

对于华夏的民间而言,就近的南洋简直就是天堂,短则十几天,长则一个多月的航程让各地都充斥着华夏人,从复兴十三年开始的航海贸易,后续一直在扩大,三年时间已经有百万华夏百姓扩散到整个南洋群岛上,每天都有新发现,哪怕粮食贸易都有赚头。

每年在这片海域起码有六千多船次,超过三百万钧的货物在各地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