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彰化,林爽文准备数年,决定反清,借助天地会的交流渠道,聚拢数千会众,拉旗造反。
起兵之际便攻陷县城大墩,后又接连攻陷彰化、凤山、诸罗、竹堑等城,声势震天,引得各地会众纷纷来投。
朝廷兵马稀少,无力挣扎,台湾各地兵马更是士气全无,一路便被推平。
只是两个月,以林爽文为主的天地会便北占大甲溪,南距西螺社,也有数百里。
台南天地会首领庄大田也起兵响应,攻占凤山,向北就要威胁台湾府。
一时之间,东南沿海风声鹤唳,福建总督常青令水师提督黄仕简率三千兵,闵安协副将率兵一千进剿。
同时上书朝廷,福建兵马太少,恐有民乱。
果然如历史所述,福建兵马遇到起义军不堪一击,迅速大败,全部龟缩进台湾府城,福建总督只能急切出兵五千继续平乱。
台湾林爽文的起义似乎成了一个信号,全国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山东白莲教残存势力受到鼓舞,开始密谋起义。
贵州苗民看到朝廷兵力削弱,也开始再次起义。
四川因为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横行,各级官员无不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又恰逢四川兵马调走一半还多,各地纷纷爆发民乱,官府竟然镇压不及,逐渐连结成片。
乾隆一时之间头尾难顾,只能仓促下令,命各地严守。
乾隆五十四年就在一片乱象中过去,唯有汉中,兴安湖北等地因为复兴会和白莲教的控制,没有大的民乱。
但这也就又让这几个地方的官兵被调出平乱,汉中府、兴安州本来五六千官兵就只剩三千,湖北襄阳、勋阳、宜昌也只剩五千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