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送故迎新

不过亭侯虽小,那也比普通布衣要强上许多倍,至少衣食无忧,吃穿不愁。

这样的汉室宗亲还有很多,他们逐渐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沦、堕落,自然也就不再注重学习和教育,绝大多数人再也没有了入仕当官的动力和野心。

当一个人丧失了最基本的奋斗能力,还能指望他内心有怎样的野心呢?即便有,也不足以匹配他的能力,最后只能像平原尉刘平那样走入歪门邪道,运气好或许能获得一时的风光,运气不好身死道消。

从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身上就能看到,他们缺乏像汉和帝刘肇那样力挽狂澜的执政能力,更不像汉宣帝刘询那样从小养在民间,懂得人间疾苦。他们过度依赖宦官,夺取皇权之后,反而彻底疏远了士族,党锢之祸的爆发,彻底激化了宦官与士族间的矛盾。

仅仅依靠宦官,能管理好国家吗?至少这些从小受儒家教育的士族当中,还不乏忠君爱国,才智超群之人,是可以发掘任用的,用得好完全可以挽救大汉的颓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家族彻底没落的宗室子弟,才会记得刘氏先祖们的文治武功,才会想到像先烈们那样建功立业。如刘备这样少有大志的宗室弟子已经很少了,而成年后有能力、有抱负之人,就更少了,其大多数只是些泛泛之辈。

说起来,这刘备的母亲定然也不是一般人,硬是靠着贩履织席,将儿子送入大儒卢植门下学习,让其多了一丝成功的可能。

不过刘禅前世时,却很少听他父亲刘备,提及这位祖母。

平原城北军营,塞满了俘虏,这里关押的是此前高唐、平原两次战斗所俘获的黄巾军众人。

军营门前,立着三个木牌,每张木牌相隔数十步,分别写着招兵,招农,招奴几个字,木牌后方又分别立了三个施粥的木棚,棚子里面摆着几口大锅,里面都是熬得非常稀薄的粥水,但对于军营里那些一天只有半碗稀粥果腹的俘虏来说,已经极具诱惑力了。

“你们都听好了!!弘农王有好生之德,不杀你们,还给你们留了一条活路!”弘农王麾下一名大嗓门亲卫,站在军营门前,高声喊着。

“认识这三个字吗?”大嗓门亲卫明知故问道。

军营中有些俘虏们倒是能识一些字,看见那三个木牌之后,也就窃窃私语讨论了起来

在汉朝,大部分人其实还都是文盲,识字率很低,当然这个低只是跟现代社会相比,如果是跟春秋时代比,那识字率可就高太多了。据汉代烽燧遗址记载,其每十人的小分队当中,就至少有一人识字,方便记录日常,接受命令等等。或许这只是特例,汉朝的边防部队可能有识字的硬性规定,但据一些文献记载,汉朝平民给皇帝上书也是经常的事。

“安静!!”

“这边是招兵处!”亲卫指着写有招兵两字的木牌给大伙解释道,“只要你们报名且通过了考核,赏粥两碗,而且每餐都有供应,另外跟着弘农王打仗还有俸禄拿,死了也不用担心,会有抚恤金!”

亲卫一说完,军营中的俘虏们又交头接耳起来,每个人似乎都蠢蠢欲动。这开出的条件相比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好太多了,毕竟他们跟着黄巾军那可是没军饷的。

“这一边呢,是招农处,招收屯田兵,平日里耕种,无农事的时候,都参加军事训练。同样也赏粥两碗,每餐不缺,但只有随军出征才有月钱!”

“最后这里是招奴处,就是进大户人家为奴为仆,一切吃穿用度由主家供给。前三个都没选上的人,通通编入官奴。”听完这些,俘虏们彻底坐不住了,官奴!若是被编入官奴,那可就不妙了,吃最少的饭,干最苦的事。

刘禅进入这平原城以来,约束兵士,与民秋毫无犯,那城中的商贾富户倒也懂事,纷纷主动送来了军资和粮饷,至于数量就比较随意了,加在一起不多,也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