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共同致富

五天以后,四口窑就在院子西墙外立了起来,第一次窑火烧起,馒头窑就变得坚固了。第一次烧窑是试烧,但是烧成的泥叫儿效果也很好。因为是直接在柴火里烧的,张诚还不懂用匣钵隔火烧的工艺,柴草灰落在泥叫儿上,把泥叫儿熏得漆黑。窑温完全降下去以后,张诚进去把泥叫儿取出来,捏在手里看,因为没有釉,这些泥叫儿看上去黑黢黢的。不过涂了用蛋清胶调和的颜料以后,就会变得光亮亮了。

百十个女人各自搬了小板凳、木墩子,坐在当院排成一排排。每个人面前放了一只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空碗。

张王氏站在院子中间,给妇人们示范如何调和颜料,如何给泥叫儿上颜色。涂色这个工作,已经被张诚设计成一个简单的流水线,有人负责给小鸟全身涂黑,每一个妇人都只负责画一种羽毛颜色,点眼睛的也有专门的人。5个人一组,在小流水线上就能完成一只鸟的涂饰。涂好颜色的鸟儿,放在长条木板上搁在院子里新搭起的一个简陋的草棚子里,等到阴干就可以直接装箱。

这是后世福特汽车的生产线模式,张诚还不知道的是,在大秦,军器监制造弓弩,也用了这样流水线的模式。这种流水作业的好处是,效率高、出品稳定。缺点就是,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人,都无法掌握全部技术。

妇人们并未经历和商行签约的环节,所以对制作泥叫儿具有什么意义,并不了解。不是人人都喜欢这份工作,看得出,所有人都木然的学着如何描绘花纹。

孩子们则是被张诚带到一间屋子里,地中间有一堆已经准备好的软泥,小孩子们每个座位前有一套泥模,软泥塞进泥模一压,在泥模的两个孔洞中插入芦苇管,两根芦苇管相撞的时候,摇动一下苇管,让空腔更大一些。然后抽出苇管,打开泥膜,把做好的鸟儿放在眼前的一个长条木板上。木板排满以后,就抬到院中的凉棚中阴干。

成型工艺是核心秘诀,但是相信这些孩子们并不会看出其中端倪,也就没有办法泄露其中的秘密。至于彩绘,那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人工,并不存在任何秘诀。

小孩子们对捏泥巴却没有任何抗拒。一些孩子把自己浑身弄得像泥猴一样,也有孩子很谨慎的不让泥巴弄到自己衣服上。但是显然大家很开心。只是随着这些工作不停的重复,孩子们渐渐开始疲倦。

“我的第一批工人,居然是童工,”张诚一边在孩子们中间翻模子,一边嘟囔着。

童工的工作不见得就是沉重负担损害身体的,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损害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过早的进入一个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就容易被机器异化,从此不再是自由自在的儿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