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在接下来的数年以至十年间,楚国当是怎么的发展方向?
他必须暂时停下脚步,回首过去,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
这些年他大抵做了两件事:对内变法,对外扩张。
变法算是成功的。
即位之初,他自上而下先取得昭、屈、景三氏的全力支持,再联合、扶持一些中小贵族,拉拢一批,分化一批,具备了与众封君对抗的实力。
之后杀鸡儆猴处理一批封君,接着便在楚国全境推行州郡县三级,一步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各地封君的权力,并对境内的蛮夷部族采取羁縻政策,安抚为上、围剿为辅。
在各郡县实行授田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行府兵制,几年之间府兵数由十八万增长到二十八万。此时封君已经不可能对熊槐的权力造成任何威胁,于是他便借平定百濮之机,调动全国封君出兵平乱,莫敢不从。
百濮一战各地封君多有损伤,熊槐趁机推出了“推恩令”进一步削弱封君。自此,封君在楚国已经几乎没有了影响力,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君制在熊槐手中几乎彻底终结,他完成了楚悼王、吴起没有完成的事业。
除此之外,他还对中央官制进行了初步改革,方向自然是文武分立、各司其职。令尹主国府,掌内政;上柱国主尉府,掌军事;御史大夫主御史府,掌监督百官;此三公之前身。
令尹之下有左右尹、农尹、工尹、外尹等,上柱国之下有大司马及左右司马,各府兵卫上将军,军谋司、谍报司。
御史府有御史中丞常驻宫中,作为楚王与外廷之联系。
宫中又设尚书令主尚书台,下有尚书数名,作为熊槐日后分外廷权利的引子。
以上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均有涉猎。
经商方面,以造纸术、印刷术为切入点,扶植郑氏,推行部分行业如造纸、印刷官营,增加国府收入,用于各项变法以及对外战争的开支。
技术方面,最主要的自然是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此两项不但为楚国带来连续不断的财赋收入,也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与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