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师围城三日而攻,攻势尚不算强。
熊槐想了个攻心之计。历数魏嗣之过于纸条,并强调楚军围城只为魏嗣,只要大梁将魏嗣交出,楚军立即撤离。之后将纸条绑于箭矢上,射进大梁城内。
无论这些纸条被守城士卒亦或普通国人捡到,作用总还是有些的。
黄昏,楚军鸣金收兵。守城主将,魏嗣的心腹内侍缓缓登上了城门楼。他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楚军,心中意味难明。
他虽是魏嗣心腹,却只忠于自己。他受楚人财器与美色迷惑,与楚人勾结合谋诬陷公孙喜谋逆。却最终不敢狠下心与公孙一族不死不休。是以,他以魏王的名义追捕公孙喜,并在城门前放了公孙喜一马。
楚人除却给他财宝,还承诺他若有朝一日去楚国,楚王一定封官拜爵。他其实清楚,一旦离开了魏嗣他将什么也不是,而楚人的承诺根本一钱不值。
他希望秦人尽快来援,逼迫楚人撤军,这样一来他既获得了财富,魏嗣又安然无恙。
然而,楚军的攻心之计愈演愈烈,他真害怕祸起萧墙,大梁人自己造魏嗣的反。
这却不是他想看到的了。
所以,当楚人再次联络他时,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楚人意欲何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走到那一步。
让他稍感欣慰的是,楚人没有强求、没有威胁、更没有大肆宣扬自己与楚人勾结之事。
昨日斥候消息,秦将公子华率领六万秦军已经穿过上党山地,十日之内便将抵达大梁。
只需再坚守十日便好!
二月二十日,楚军开始在大梁西门十里之外囤积重兵,看样子是打算以逸待劳迎击秦人。
有将领提议大梁守军瞅准秦楚交战的时机出城突袭楚军后方,与秦军前后夹击,楚军必败。
但是这个提议被他否定了,他有自己的打算。秦人既得了函谷关,就要尽心解大梁之围,总不能平白得了这么一个天大的好处。而大梁只有数万守军,这些人主要任务是保卫他与魏嗣的安危。
最重要的是,他信不过秦人,相比之下他认为楚人更讲信义。若是魏秦合力将楚人赶跑了,秦人再趁机将守军歼灭,攻入大梁城,灭了魏国,他找谁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