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的昭雎飞身下马进了主帅大帐,昭阳正背对着帐门口,仔细研究楚魏地图。
“见过令尹!”昭雎行礼道。
昭阳回过头来,点点头道:“来得倒也及时。本帅正在谋划伐魏之路,正好你与我一起!”
“令尹欲攻襄陵?”昭雎问道。
“然也!楚魏边境之城中,襄陵距离大梁最近,若破襄陵,对魏王最有震慑力!”
昭雎摇摇头,“弟以为不妥。”
昭阳闻言眉头微皱,攻襄陵是他在郢都时与大王定下的基本谋划,“何也?”
昭雎担忧道:“襄陵乃魏国东南重镇,且距离大梁也就三日路程,向来为重兵把守。桂陵一役,虽说魏军中了齐军之计吃了败仗,接下来魏师却在襄陵击败齐军;前两年韩、赵联军围襄陵数月,又为魏军所败。魏军还未在襄陵有过败绩,我军若直攻襄陵,短时间内恐难破城。”
昭阳思索片刻又问:“你意如何?”
“声东击西!弟与兄兵分两路,弟领一路渡汝水佯攻许城与岸门,魏必急救,兄则领主力直攻襄陵,必下之!”
“你须多少人?”昭阳问道,显然是赞同昭雎的分兵之计。
“你七我三!”
昭阳思考片刻,点点头道:“就按你的谋划行事,只是你只有三万人,切不可与敌硬碰,当以疑兵惑敌为上。”
“弟晓得分寸!”昭雎平静道。
十月中旬,楚十万大军于陉山集结完毕,左司马昭雎领三万人大张旗鼓地离开陉山一路向北,十月底渡过汝水后再次兵分两路向魏城许、岸门杀去。
魏王虽然对于楚国的报复早有心理准备,面对楚军的讨伐,依然大惊,连连向两城增兵,同时向秦国派密探,打探魏使张若索要河西之进展。
与此同时,令尹昭阳领七万大军偃旗息鼓一路潜行,经陈县后又一路向东北行军,抵达楚、魏边境之后便隐藏起来,静待袭城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