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的陆逊情况又有所不同。当张固成功地请来了大名鼎鼎的郑玄先生以后,他立刻修书一封寄给了陆康。很快,得知消息的陆康就连忙派人将陆逊送到了广陵这边来,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送陆逊前往广陵书院去,跟随郑玄先生专心求学问道。
就是这样机缘巧合之下,这两位年龄相差无几、同样才华横溢的少年彼此相识并且逐渐熟络起来。他们一经相遇,仿佛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应一般,没过多久时间,两人便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不过,既然都是心高气傲的年轻才子,那么日常相处当中偶尔发生一些小小的争执和辩论也是在所难免之事。这不,他俩之间你来我往的激烈争辩都不知道已经有过多少次!
要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诸葛亮日后应该是会动身前往荆州地区,然后登门拜访水镜山庄,投入到司马徽的门下潜心修习学问;至于陆逊,则会始终如一地陪伴在其叔父陆康身旁,接受陆康对他的悉心教导。
然而现如今,由于郑玄这位大儒亲自莅临广陵讲学授业,再加上张固心里头还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想要托关系走个后门,好让诸葛亮和陆逊都能够顺利拜入郑玄的门墙之下。毕竟在张固看来,以郑玄那高深莫测的学识和超凡脱俗的教学水平而言,难道还能比不上司马徽以及陆康不成?
随即,只听得一阵轻微的咳嗽声响起,张固缓缓地从茂密的树丛后面踱步而出。他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身姿挺拔而威严。
此时,正在激烈争论着什么的诸葛亮和陆逊听到这声音,瞬间停止了话语,不约而同地转身望去,并齐齐抱拳向张固施礼,异口同声地道:“见过刺史大人!”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尽显恭敬之意。
张固面带微笑,快步走上前去,伸手将两人轻轻扶起,语气和蔼可亲地问道:“孔明、伯言,你们在此居住得可还习惯?若有任何不适应之处,尽管告知于我。”
诸葛亮闻言,连忙再次施礼,回答道:“多谢刺史大人关怀,我二人在此住得甚是习惯,并无半分不适。”说罢,他微微抬头看向张固,眼神中透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
张固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想来也不会辜负了你们长辈对我的嘱托。不过嘛……”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久之后,吾便要动身前往寿春公干。明日一早,你二人需做好充分准备,随我一同前去拜访郑玄夫子。此乃难得的机缘,万不可错失。”
诸葛亮与陆逊听后,不禁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难以掩饰的欣喜之色。随后,他们几乎同时开口应道:“谨遵刺史大人之命!”
张固笑着摆摆手,随即又向前踱步而去,只留下两位兴奋的少年。
张固也发出会心的微笑,差不多十年之后。自己就又要收获两名顶级大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两个人,一个也别想跑!
……
第二天一大早,张固便带着诸葛亮、陆逊,去面见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