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是被诬陷杀了,可他真登上皇位,一定会是个拥有全部美好品格的帝王吗?

要知道李二陛下评价的李恪,可是英果类我,杀伐果决的枭雄之资。

再一看,李恪名声确实好,长孙无忌诬陷他,也确实是个污点。

那看看李治死后,有多少亲王造反?

如果李恪活着,他不想反,都会有一堆认可他的大臣抬着他反?

到时候伤的又是谁呢?

李治确实挺废,但凡他听长孙无忌的、都不至于让武帝上位,杀的李氏族人都快绝了。

况且以长孙无忌与李二陛下的恩情,注定不会对唯一的亲外甥谋反。

那顶多私心重点包庇、贪污呗!

可十个长孙无忌接一块,也比不上诬陷他的许敬宗啊!那可是以下奸上、造飞楼七十间的猛人。

所以古时候的政治斗争,没什么是绝对的,谁也不能肯定,另一条路就是对的。

王夜愿意带它一起玩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管是长孙皇后还是李二陛下,只要这两人活着,长孙无忌就是个坚定保皇派的“老实人”

新唐书: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

长孙无忌觉得实行分封有害无益,上表反对,并道:“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

李世民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扞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

只要王夜能保住长孙皇后的命,长孙无忌就得老老实实的、去避那外戚不得干政的嫌。

所以让他富有一点,再赚回来,当个钱财中转站,王夜怎么算都不亏!

日光洒下,映得长孙无忌一袭锦袍愈发显得华贵庄重,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虽面带微笑,可那久经朝堂的沉稳气场仍如无形之壁,四散开来。

见王夜匆匆赶来,长孙无忌微微颔首,神色亲和,眼中透着长辈对晚辈的些许期许与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