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寻求自保的力量

明末开疆 言深异心 1124 字 16天前

“是”

一大早,陈志远和李梁、黄有能主仆三人带上钱银武器骑马向县城飞奔而去。

刘四带着三个家丁,五个下人和帐房先生在村口马路傍设了粥场,并大声吆喝:“好事啦…好事啦,本村大善人陈志远开设粥场,救济难民!”

吆喝一会儿,便有七个流民走了过来。

刘四打量这七个流民,这七人中一老年汉子牵着一个七岁左右的女孩,一个二十多岁的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两个年龄相仿的青壮男子一前一后护着老人孩子。

来到粥场前,那牵着女孩的老年人上前乞求道:“好心人啊,给我们一家子吃碗粥吧,我们已经饿了两天了,哎……!”

“呵呵,我家陈志远少爷宅心仁厚,这就给你们施粥!这份恩,你们可要记住啊!”刘四说道。

这一家子一边道谢,一边拌着粥大口喝着。刘四在一旁则趁机问道:“你们逃难,打算去哪儿?”

老者抹了抹嘴,才无奈地道:“能去哪儿,我一家本是铁匠户,本想在扬州找份活计,但找活计的人太多了,无处容身呐!”

“这样啊,我家少爷也有打铁铺,正好也要雇几个铁匠,而且如今匪贼为患,也要多雇些家丁护院。你们可想留下?”刘四问道。

“能碰上这等好事,那我一家就多谢收留了!”老者感恩戴德地回谢。

刘四也不客气,叫帐房记录名字后便安排他们一家做事,老的照顾孩子,女的在粥场煮粥,两个青壮拿着棍棒维持秩序。工钱的事,人家不问,刘四也不说。在明末,流民到处都是,能被收留有口吃就不错,哪管什么工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