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年节将近

玄策自然不会拒绝沈熠的请求,叮嘱他千万不要随便出门,随即便离开了。

后半夜时,玄策悄咪咪地回来了。

据他所说,姜国朝廷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征召能工巧匠。无论年纪大小,无论木匠铁匠,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要接受朝廷特使的筛选。

经过玄策的不懈努力,终于抓住了一个在青阳县负责征召工匠的官员。

他从那名官员口中得知,有人给姜国送来了一些军备方面的图纸,涉及刀、弩、投石车等诸多方面,其中还有一种从未听过、见过的像箱子一样的新式军备。

姜国朝中的有识之士很快便发现了这些军备的玄妙之处,于是上奏国君,建议按照图纸大肆制造各式军备,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战事。

姜国国君接受了这项建议,于是颁布政令,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工匠,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大批量的军备来。

这条政令很快便传遍了姜国的各个地方,其中自然包括青阳县。因此,沈熠一行正好就撞见了这一出。

巧合的是,被玄策抓到的那个官员正是姜国工部的人,负责征召并挑选适合的工匠参与军备制造。

而为了确保选出的工匠有真本事,那个官员竟随身带了一张拓下来的军备图纸,要求所有的工匠按图纸打造出相应的实物,从而确定合适的人选。

早在道宗总坛时,玄策就听沈熠与擅长机关术的二师兄玄苍交流过机关制造方面的事,当时也聊起过新式军备,其中就有一种如同箱子的军备,名为“猛火油柜”。

玄苍知道沈熠的身份不一般,再加上沈泓是圣朝东境边军的主将,对于强力军备的需求远胜旁人,于是就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临了还根据现有的图纸提出了更好的的改进方法。

因此,当玄策听到那个官员说起如同箱子的军备时,他当即便使了点儿手段,顺利地从那名工部官员手里得到了那张图纸,终于确定那张图纸上画的军备正是沈熠设计的那种。

听完玄策带回来的消息,沈熠立马便意识到圣朝朝中有内鬼。

然而,当时的他尚处于姜国境内,而且还没有找到沈烨,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放在心底。直到他找到了自己的大哥,并且返回东境后,他才将这件事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告知京都。

奇怪的是,昨晚入宫复命时,赵真竟然没有问他这件事。这让他心生疑惑,这才将此事告诉了沈泓,想听听老父亲的看法。

小主,

听完沈熠的讲述,赵真的脸黑得像块炭一样,很明显是被气到了。

“你是说,你已经将这个消息传回京都了?具体是什么时候?”

沈熠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听赵真的口气,他似乎并没有收到自己的传信。

“回陛下,臣是腊月十三传的信,全程由沿途馆驿八百里加急呈送京都,随之一起的寄送还有臣的一封家书。按照时间推算,这封信应该在六天前就已经抵京了。”

“启禀陛下,犬子所言不差,臣确实是在六天前收到的加急家书。”沈泓及时站出来为沈熠作证。

闻言,赵真不用想也明白,定然是有人私自扣下了这封信。

也是,朝中既然有人敢将军备制造图送往敌国,自然不会让这个消息轻易地暴露于人前,就是不知道那人或那个团体是何方神圣,在这整件事中牵扯得有多深。

沉思了一会儿,赵真叫来了影龙卫总指挥使令狐喆,吩咐道:“令狐,你去查一下,六天前负责派发沈子爵所寄信件的人是谁,与之相关的人一个也不要漏掉。切记,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令狐喆领命而去,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沈熠觉得有些压抑,默默捏了捏衣角。

突然间,他想起了自己曾在前往道宗的路上遇到了姜国四皇子姜修文的事。他不知道姜修文出逃圣朝一事与军备制造图失窃一事有无关联,但还是决定将姜修文的事告诉赵真。

“对了,陛下,臣刚才想起了另一件事。虽然不知道这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关系,但臣还是觉得不应该隐瞒陛下。”

赵真此时已经逐渐冷静下来了,而且他觉得,沈熠接下来要说的事总不会更令人糟心了,于是懒懒地道:“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