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边军中午刚发现了宝藏,又打了萧国的斥候一顿,晚上萧国的将军就找上门来,还带着礼物,不用想也能猜到他们的心思。因此,南宫炳当即严词拒绝,并宣布军令,调前军前往发现宝藏的地方驻扎,一旦发现外敌,全力剿杀,绝不留情。对于已经和睦相处了十年的两国边军而言,这道军令无异于是宣战。但南宫炳不后悔,他深知,如果这笔宝藏能收归国库,那对圣朝而言将会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即便是因此而发生战事,那也是值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南宫炳行事如此决绝,萧国的将军只得悻悻退去,而这一幕也被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的监军商龚看到了。他恭敬地向南宫炳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决定与南宫炳一同向朝廷上书,愿意共同承担勾起战事的风险。南宫炳念在商龚此举是为了国事,也就没有拒绝。寒暄了几句后,便各自回营写奏折了。写完奏折后,南宫炳想到自己去挖掘宝藏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于是就跟萧氏说了一下自己接下来要去做的事,以免萧氏担心他长时间没有回家。
岂料萧氏听到北境有宝藏的消息后,神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这一幕自然被南宫炳看在眼里。夫妻多年,他自然知道萧氏心里藏着为难的事。再三追问后,萧氏从自己的胭脂盒中取出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犹豫着递给了南宫炳。
信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但南宫炳却看了好几遍,最终颓然地坐在书案上。沉默了片刻,他只问了一句“夫人如何打算”。萧氏摇了摇头,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来。但在南宫炳心中,这已经是“无声胜有声”了。他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想了许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叫来了亲卫统领,暗暗吩咐了几句,便一脸落寞地离开了营帐。
一刻钟后,商龚的营帐里发出了一声尖叫。随后,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书吏从帐中跑了出来,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却听不清想要表达什么。听到惨叫声的南宫炳急忙带人赶了过来,却发现商龚早已没了呼吸。整个营帐极其混乱,书案上的东西也被翻得乱七八糟,像是被人抢劫了一样。费了好一番功夫,南宫炳才让那名书吏镇定了下来,这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书吏是奉了商龚的命令来取呈奏给朝廷的奏折的。可他刚进入营帐,就看见一名黑衣人从另一侧逃了出去,而商龚则倒在血泊中,气息奄奄。他急忙跑出帐外求救,却发现有另一名黑衣人跟在他身后跑了出来,几个闪身后便没了身影。
听到书吏的话,南宫炳暗道不妙,急忙追问商龚的奏折去了哪里。可书吏却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根本就没见到奏折。听到这话的南宫炳脸色变得更复杂了,冷冷地吩咐相关人员调查商龚遇刺的真相,而他则有些虚脱地回了自己的营帐,见到了早已等在这里的亲卫统领。
又是一番密谈后,亲卫统领离开了营帐,南宫炳随即吩咐各军主将,核查所属人员是否在职。经过核查,竟发现是自己的一名亲卫不见了。这让他又急又怒,于是派人连夜搜查。
翌日,南宫炳率领亲卫来到了发现宝藏的地方,全力主持挖掘工作。直到两天后,亲卫统领告诉他,在北清府的治所长河县发现了那名逃走的亲卫的尸体,但并没发现商龚的奏折。
听到这个消息,南宫炳默默叹了口气,无力地摆了摆手,让亲卫统领离开了。抬头看了一眼还算晴朗的天空,闭上眼睛,呢喃了一句。没人听清他说了什么,怕是他自己也没听清。随后,他摇了摇头,开始全力主持宝藏的挖掘工作,不再过问外界的事。
半个月前,赵烈和独孤娉婷带人来到了北境,却发现南宫炳不在大营。赵烈随即命人在大营外扎营,又示威似的在周围布起了一百座新式连弩,这才让边军派人宣南宫炳前来接旨。
南宫炳此刻正在主持宝藏挖掘的善后工作,听到底下人说赵烈来了北境,还带来了一千亲卫和一些新式军备,让他前去接旨。他微一思索,便知道自己做的事瞒不住了,于是回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前军将士,郑重地施了一个军礼,然后头也不回地回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