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到尽人事的时候,把你的暗线给我撤出来。”
“已经来不及了。”
马六扬起马鞭指了指邓济,然后咬着牙,返回了大帐。
……
此时的王寻正带着百人摸到了柴桑城附近。
“咱们今天要来一场百人夺城。”王寻眯着眼睛小声说道。
“要得,我等就跟着队率拿点军功。”
“邓军侯在柴桑有个至交好友,已经约定午夜时分打开城门,到时候咱们来个里应外合。”
“咱们才一百人,会不会太托大了?”
“你们这是怂了?”
“怎么可能。”
“消息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城内仅有不足千人,且都不是啥正规军,拿下柴桑轻而易举。”
“咱们只是斥候营,攻城拔寨现在也变成咱们的事了?”一名老兵十分不解问道。
“刘哥,就你废话多,具体做什么事,得看上面人怎么说,咱们只管干就完了。”王寻嘿嘿一笑。
“队率,你看咱们前后都无援军,就算拿下柴桑,也无济于事,到时候被人合围,死的也是百姓,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将军做出的决断,不如把文书拿出来大家伙看一看。”
“这只是将军口令,我也是奉命行事,没有文书,到哪去看,老刘,你莫不是信不过我?”
老刘立马闭口不言,依他看,目前的飞鹰营感觉有些失控了。
……
此时一封快报从江夏出发,第三日傍晚时分直达襄阳中军大营。
这也是会武的最后一日,明日便要召集众将商议扬州战事。
此时贾诩表情十分难看走了进来,“将军,事情有些不妙啊。”
“何事不妙?”黄江依旧在思索一个更加完美的战略。
“飞鹰营出兵了!”
“往哪里出兵?”黄江语气十分缓和说道。
“柴桑。”
“多少人?”
“一百!”
说完,黄江也将贾诩递过来的战报看了一遍。
“依你看,这是怎么回事?”黄江的面色如常,眉头却微微皱起。
“飞鹰营,好像有些失控了。”
黄江心里自然是明白这些,飞鹰营向来独来独往,这样最容易被人渗透,最容易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