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含泪说道:“主公啊,您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祖祖辈辈都被土地束缚,如今终于能为自己种地了。”
刘隽连忙扶起老者,温和地说:“这是你们应得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百姓们对刘隽的感恩之情如潮水般汹涌,在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无论是繁华热闹的城镇,还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种对新生活的感恩与对刘隽的崇敬氛围之中 。
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会发现,原本摆放祖先牌位的案几上,悄然多了一个崭新的牌位。那牌位或许材质并不贵重,有的只是用普通的木板制成,
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刘公隽之长生禄位”。制作虽不算精美,却饱含着百姓们最质朴的心意。
在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屋内,百姓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案几前,虔诚地为刘隽的长生牌位上香。
袅袅香烟升腾而起,仿佛承载着他们对刘隽深深的祝福与祈愿。老人们会一边上香,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向神灵诉说着对刘隽的感激,祈求上苍保佑这位恩人平安顺遂、福寿绵长。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大人的举动,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也懂得刘隽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们会睁着纯真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牌位,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
到了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简陋的饭桌前,饭菜虽然谈不上丰盛,但已经可以不用再挨饿了。
在村子里的大树下,老人们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刘隽展开。“咱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遇到这么好的王爷,把咱老百姓的事儿放在世家上边,为了咱们这穷苦百姓得罪了那些地主老爷们,燕王真是上天派来的神仙呀”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言语中满是对刘隽的赞誉与感恩。
就这样,刘隽的长生牌位几乎出现在了领地的每一户人家中,成为了百姓们心中希望与感恩的寄托,见证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这位改革者的无限敬意 。
孩童们也立志长大之后投军报国,要成为刘隽手中的将士,开疆拓土,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