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路则可能从中原地区发兵,长驱直入直指武昌要地;而最后的一路会从徐州出兵,进军合肥以及寿春一带,最终实现三军会师,合力围攻我扬州。此等局面若真出现,对我大吴而言,实乃严峻挑战呐!”
孙权道:“据朕估算,若大汉倾全国之力前来征讨,一次性能调动三十万以上规模庞大的军队。然而反观我大吴现今所拥有的全部军力,加在一起尚不及他们的一半之数啊!每每思及此,朕都深感忧虑难安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站在一旁的诸葛恪听闻此言,稍作沉思之后开口道:“陛下莫忧,即便情况如您所言这般严峻,但微臣认为,只要我军严阵以待、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定有能力抵御住汉军的来势汹汹。”
孙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之色,连忙追问道:“愿闻元逊高见,快快说来与朕听听。”
诸葛恪清了清嗓子,接着分析道:“首先,从徐州方向进攻而来的这一路敌军想要攻破坚城寿春以及合肥绝非易事。
司马懿此人精通守城之道,其防守策略向来严密谨慎。那张剑纵使勇猛无比,也未必能够轻易战胜司马懿。
即便是最终成功破城,那敌军必然也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而且,即便徐州这一路敌军顺利攻破城池,接下来还要面临横渡长江攻打我扬州之地的艰难任务。
汉军的水军实力如何能与我大吴相媲美呢?所以依微臣之见,对于徐州这一路敌军,只要到时候我们能够及时给予司马懿必要的支援协助,便无需过于担忧了。”
孙权听完诸葛恪这番话后,不住地点头称是:“嗯,元逊所言极是,确实颇有道理,你继续讲下去。”
诸葛恪轻抿一口香茗,让那温热而醇厚的茶水顺着喉咙缓缓流淌而下,滋润着有些干涩的嗓子。他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后说道:“至于这武昌之地啊,我大吴在此苦心经营已然许久,岁月流转间,这座城池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坚如磐石。其防御工事之完备、城墙之高耸厚实,皆是有目共睹之事。相信陛下对此定然是心知肚明。”
孙权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开口回应道:“朕当初之所以相中此地,并将其定为国都,正是看中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此,朕可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精心修筑此城呐!”
诸葛恪接着道:“微臣认为,武昌城的坚固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建业。如今又有陆抗大都督亲自率领雄师劲旅坐镇于此,可谓是固若金汤。以汉军目前的实力而言,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此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倘若他们久攻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的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低落消沉之势。届时,我军便可趁势反击,一举扭转战局,从而觅得反败为胜之机。故而,微臣觉得对于武昌一地,实在无需过度忧虑。”
孙权表示认同地点头说道:“所言甚是,颇有道理啊!”此时,诸葛恪接着言道:“当下最为令微臣忧心忡忡的乃是广州之地。尽管丁奉将军现今正竭尽全力构筑各类防御工事,妄图借此抵御来势汹汹的汉军,然而汉军已然在初次交锋之中旗开得胜,如此一来,驻守于当地的吴军将士们难免会心生惧意。”
孙权听闻此言,不禁眉头紧蹙,赶忙追问道:“既然形势如此严峻,那应当采取何种对策以应之呢?”
只见诸葛恪面色凝重地回答道:“依微臣之见,目前已是别无良策,唯有与敌军正面交锋,死磕到底。为此,我方必须耗费相当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支援广州。正如微臣先前所述,如果能够成功守住广州,那么我大吴江山便可安如磐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