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汉太师、相国、琅琊公诸葛亮病逝于长安,享年五十四岁。是夜,天际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飞向远处。
太医宣布诸葛亮断气之时,刘单跪在诸葛亮床边大声呼叫:“相父!”
黄月英哭的死去活来,殿外的重臣们也都跪地大哭不止。特别是赵云、蒋琬、马谡、姜维等和诸葛亮最亲近的大臣。
大汉满朝文武尽皆悲痛,后宫两位太后听闻消息后也大哭不止,长安的将士百姓们都自发的为诸葛亮举哀。
刘单在悲痛之余,下令举国上下为诸葛亮服丧三日,自己辍朝十日为诸葛亮守灵并下旨在长安、成都、洛阳、隆中、阳都五地为诸葛亮建造祠庙祭祀,再命礼部按照礼制在皇宫光纪阁正中的位置为诸葛亮设立灵位永远祭奠。除此之外,刘单还下令在皇宫奉先殿刘备灵位之侧也设立诸葛亮灵位永远祭祀,在太庙中也设立诸葛亮灵位永远祭祀。刘单下旨尊诸葛亮为“忠武王”,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承袭琅琊公的爵位。
刘单下旨在皇宫内为诸葛亮搭建灵堂,文武百官尽来举哀、送别。刘单更是天天在灵堂和黄月英、诸葛瞻一起为诸葛亮守灵。
有人劝刘单回宫休息,刘单哭着道:“朕拜相父为父,朕就是相父的儿子,现在父亲离我而去,朕身为人子岂能不为父亲守灵?”
在灵堂上,黄月英向刘单献上了诸葛亮的《遗表》,刘单非常恭敬的展开阅读:“老臣成都家中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家于长安后又蒙陛下赏赐府邸、良田,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刘单读完后,泪如泉涌,对着诸葛亮的遗体三叩首道:“相父之忠肝义胆实为千古楷模,可惜朕再也听不到相父的教导了,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跪地哭泣不止,在群臣的劝谏下才站了起来,跪坐在一边为诸葛亮守灵。
身披孝服的刘单一直在回忆和诸葛亮的点点滴滴,每想到一个场景就不停的嚎哭,哭着哭着竟然哭晕了过去。吓得张正连忙和从人将刘单抬回寝宫休息。
刘单醒来后,又思诸葛亮对自己父子两代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和恩情,亲自挥笔写祭文:“钦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命虽君臣,情同父子,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所向披靡,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骠骑将军临洮侯张剑,赠君太师相国琅琊公印绶,谥君为忠武王。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